國外育兒新理念:“打”孩子塑造好人格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國外早教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澳大利亞教育專家認為對孩子進行體罰是奏效的,能夠幫助兒童塑造好人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對孩子進行體罰。你怎么看?

  近日,負責執(zhí)掌澳大利亞國家課程審議的教育顧問專家凱文·多納利在接受一個電臺采訪時表示,他并不反對對學生采取體罰方式,稱對學生進行體罰有時是奏效的。

  多納利的這番話再次引起社會上關(guān)于是否該打小孩的討論。

  中國的“棍棒教育”

  “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中國社會自古便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即使是在開放如今的現(xiàn)在,也時常能聽見“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過”等一些老話。這些教育理念構(gòu)成了中國家庭教育的基石,那就是“棍棒教育”。

  “棍棒”的含義很豐富,兒童受體罰的方式很多。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教育,兒童所遭受的體罰武器往往五花八門,粉筆、尺子、掃把、拖把、衣架、鞋等各種“神器”瞬間就能夠變成家長和老師打小孩的“武器”。

  許多人認為,打孩子會給孩子心靈留下陰影,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應該學習取代打罵孩子的方法。

  “國際不打小孩日”

  每年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這是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ForEffectiveDiscipline)”于1998年發(fā)起的節(jié)日。

  1998年,聯(lián)合國頒布《聯(lián)合國兒童權(quán)利公約》,公約中明確規(guī)定:“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為了響應號召,該組織發(fā)起“國際不打小孩日”,期望能夠引導那些訴諸體罰的成人從社區(qū)機構(gòu)或者國際親密育兒這類信息咨詢中心,了解如何用其他教育手段替代體罰。

  美國老師也打小孩?

  美國亞特蘭大的某一個課堂上,有一位叫詹姆斯的小學生,他特別調(diào)皮,在班里愛惡作劇,也非常不尊敬老師。一天,在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這名學生與同桌開始高談闊論,嚴重影響課堂紀律。忍無可忍之后,老師走到他身邊,一把把他拉了起來,接著,狠狠地用木制教尺向詹姆斯的屁股揮去。

  中國人很難想象這一幕會發(fā)生在美國。印象中,美國人的課堂是其樂融融、自由和隨意的。事實上,體罰在美國相當普遍。美國現(xiàn)在允許體罰的州數(shù)量雖然已經(jīng)大大減少,但50個州中仍有19個州是允許體罰的。這19個州在法律上保護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體罰的合法性,而對學生體罰最常見的方式是用木板打?qū)W生的屁股。在2007學年,美國共有22.3萬名中小學生遭受到體罰。

  除了美國,上世紀90年代之前,在英國和許多英聯(lián)邦國家,例如澳大利亞,用打屁股處罰違反學校規(guī)條的學生是一種公認的管理青少年的正確方式。

  國外育兒新理念:“打”是為了塑造好人格

  可是,越來越多的國外許多教育學家開始認為,實行一定的體罰,是可以對兒童的健康人格塑造和個人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積極作用的。瑞士兒童心理學家大衛(wèi)·艾華德就是持這樣觀點的人之一,他認為小孩是可以打,而且是應該打的。打小孩不是為了出氣,而是為了更好地教育。

  其實,早在2001年,體罰兒童就已經(jīng)在英國初見端倪。2001年,40多所學校的教師和家長聯(lián)合向高等法院提出請求,要求恢復體罰。最后,2006年4月,英國頒布了《2006年教育與督學法》,使英國教師有了懲戒不規(guī)矩學生的法定權(quán)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65960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