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初三孩子成績的十大壞習慣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三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行為特征,好的習慣可以帶來好的結果,而壞的習慣只能帶來不好的結果,在許多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些壞的習慣在作怪。

一.學習無計劃

學習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該干什么,總是讓老師和家長在后面推著屁股。

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學期有學期的規(guī)劃,每周有每周的計劃,每日有每日的任務。

二.學習不定時

學習時間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學習時完全憑情緒,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學到深夜,情緒不好的時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識是日積月累起來的,人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輸入到大腦里去,饑一頓飽一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學習不定量

每天該完成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喜歡搞集中復習、臨考突擊,每天該記憶的內容他欠帳,該做完的作業(yè)他欠帳,該復習的東西他還欠帳。

要想較好地掌握知識,必須靠每日的知識積累,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考袕土暋⑴R考突擊學到的知識,不但數(shù)量少,而且質量差,經不起嚴格的檢驗。

四.學習馬馬虎虎

上課時忘帶課本和學習用具,抄寫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來就變成了“d”,作業(yè)經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跡潦草錯誤率高,考試時草稿紙上明明做對了可就是忘記謄寫到試卷中。

馬虎在孩子中間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通病,如果家長不加注意、不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必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五.學習時一心二用

上課時經常精神溜號,甚至做一些與學習毫不相干的事;自習課時常沉迷于空想,或者東翻西看,浪費時間;做作業(yè)或復習時,常做一些小動作,一邊聽歌一邊寫文章、算題,哪里說話哪搭茬兒。

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yǎng)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04705.html

相關閱讀:初三化學復習:靈活記憶聯(lián)系生活掌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