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海陸分布”設計
目標:
知識目標:(1)運用地圖和數(shù)據(jù)說出全球海陸面積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的特點。
(2)分清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海、海峽。
(3)、運用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4)、能簡單地說出大洋與海的區(qū)別,記住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點
能力目標:(1)、能看懂簡單的地理統(tǒng)計圖,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統(tǒng)計圖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學會繪制簡單幾何圖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輪廓及相互位置關系。
(2)、構建七大洲的基本輪廓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能夠在地圖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報告的撰寫能力的培養(yǎng)。
情感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逐步體會學習和生活必須具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重點:海陸分布情況,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識記和相對位置的空間關系
難點:學生空間感的建立
關鍵點:靈活運用地圖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對位置關系及海陸分布是關鍵
教學媒體:地球儀、地圖冊、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2時
第一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全球海陸面積比較,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
2.理解大陸、島嶼、大洲、洋、海、海峽等的概念。
3.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學會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地球表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1.全球海陸面積比較,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
2.大陸、島嶼、大洲、洋、海、海峽、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學難點:海陸分布情況及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學情分析:學生進入中學后,首次接觸世界地理教學內(nèi)容,海陸分布可以做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較熟悉,關鍵在于通過讀圖直觀感受,并理解其邏輯關系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讀圖分析法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組織教學
引入新:
我們前面幾節(jié)講的是“地球”,為什么叫“球”,講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從今天起今天我們研究一下“地球”的“地”。為什么叫地球呢?回憶、思考,討論,交流、探索被稱為地球的原因
設疑,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叫地球叫的很習慣,順理成,但是有人卻偏偏認為,叫“水球”才合理。為什么呢?引導學生看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通過看圖可以很容易的發(fā)現(xiàn),地球總是以藍色作為主色調(diào)的,這說明,除了我們腳下所踩的陸地外,地球上面積更大的是廣袤的海洋。
讀圖,分析衛(wèi)星圖片或各種地圖上的顏色
思考、看地圖交流,小組代表發(fā)言
過渡,對新舊知識承上啟下
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印象,將孤立的知識點穿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海洋與陸地的分布
組織游戲,任意拋出一個有海陸輪廓的氣球狀地球儀,接住時記錄右手大拇指接觸到的是陸地還是海洋,拋接10次以上,統(tǒng)計接觸到的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做游戲、統(tǒng)計,得出結論:地球上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海陸面積比為7:3。學看世界海陸面積比較(餅狀圖)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指導學生讀圖總結地球上水多于陸。
設疑
任意劃分地球儀為兩個半球,海陸分布情況如何?引導學生總結:無論怎樣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積大于陸地的面積。觀察、討論、總結
提出疑問,調(diào)動學生好奇心;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陸地與陸地的差別,海洋與海洋的差別:
介紹:大陸:面積廣大的陸地;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大洲: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大洋:海洋的主體部分,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海:海洋的邊緣部分,靠近大陸,面積小,深度淺。海峽: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通過閱讀書上的及教師的講解理解各概念的含義,并落實到圖上。
字與圖結合。加深對概念的認識
學習七大洲
指圖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導學生觀察各大洲的輪廓、形狀、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積從大到小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啟發(fā)學生勾畫大洲輪廓略圖。觀察各大洲的面積、輪廓,交流討論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那些大洲,達成一致意見。試勾畫大洲的輪廓簡圖
對大洲有個完整的認識。
學習四大洋
指圖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積從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讀圖觀察、討論,給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初步了解四大洋
板書設計海洋與陸地:1、地球、水球。2、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大陸、島嶼、海峽、大洲、大洋、海
七大洲:名稱、面積大小、輪廓、分布
四大洋:名稱、面積大小、分布
第二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讀圖掌握亞洲與歐洲、非洲;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
2、進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關系。
能力目標:逐步養(yǎng)成閱讀地圖的習慣。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科學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1、亞洲與歐洲、非洲;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關系。
3、閱讀地圖習慣的培養(yǎng)。
教學難點: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關系。
學情分析:通過上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本節(jié)正是在此基礎上加強讀圖訓練,強調(diào)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關系。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讀圖分析法
教學過程
教 學 步 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組織教學:
復習提問:總結上節(jié)所學內(nèi)容情況
總結、回答
回憶上節(jié)所學內(nèi)容,及時鞏固
引入新: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從亞歐大陸包含亞洲和歐洲兩個大洲入手講解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思考、回答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講授新:
引導學生讀圖找出烏拉爾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脈,觀察里海和黑海,區(qū)分他們的本質(zhì)差別;(湖、海);觀察圖2-22讀圖分析亞歐分界及土耳其海峽的相對位置、組成。
首先引導學生分清亞洲和歐洲的分界
亞洲與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引導學生得出亞洲與非洲之間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看圖分析
通過讀圖,分析大洲之間的分界線;幫助學生掌握讀圖的方法
北美洲與亞洲、南極洲與南美洲、歐洲與非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之間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簡單介紹南極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歐洲與非洲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等,作為較高層次的要求。
讀圖、思考、分析
主要強調(diào)學習地理是掌握重要的學習工具地圖,認識地表事物時一定要圖、結合,落實每一地點在地圖上的落實。
大洲與大洋的位置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亞洲環(huán)繞。大西洋被歐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所環(huán)繞。印度洋被亞洲、大洋洲、南極洲、非洲所環(huán)繞。北冰洋被亞洲、歐洲、北美洲所環(huán)繞?蛇M一步分析各大洲周圍有哪些大洋讀圖分析,可小組合作交流,得出結論。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繪圖能力、讀圖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繪圖、總結、布置作業(yè):利用地圖冊、填充圖冊等反復練習
指導學生繪制大洲輪廓幾何略圖;引導學生總結本知識;布置作業(yè):利用地圖冊、填充圖冊等反復練習,也可以用競賽形式讓學生當堂進行填圖練習。取得較好的效果。發(fā)言總結所掌握的內(nèi)容;做練習題
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加深學生的認識
板書設計:
亞洲與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南極洲與南美洲、歐洲與非洲之間的分界線
大洲與大洋的位置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yi/41951.html
相關閱讀:第二節(jié)海陸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