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教學實施情況調(diào)查及建議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專題隸屬于高中生物新課程選修3模塊!镀胀ǜ咧猩镎n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對這個專題的要求有三條:“關注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舉例說出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和“討論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1]。希望通過這個專題的教學,使學生理解生物科技既能對社會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從而在應用生物科學技術作出相關決策時抱有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嘗試作出決策,具有社會責任感,是我們的課程貫徹始終的教育目標,這也正是本模塊教學的較高要求,應該是統(tǒng)率各課堂具體教學內(nèi)容的靈魂[2]。

1 關于本專題的教學實施情況調(diào)查

在新課程的培訓過程中,筆者常聽一線老師談起,大家對這個專題不重視。為了了解本專題的教學實施情況,筆者以網(wǎng)絡訪談和電話訪談的方式做了調(diào)查,訪談了包括遼寧、北京、廣東、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市的十余所重點學校的一線老師和部分省市的教研員。對于本專題具有代表性的教學實施情況如下。

?“區(qū)里建議,將這個專題的內(nèi)容分散到其他不同的專題,比如關于轉基因引發(fā)的倫理問題,分散到基因工程這個專題。老師們都靈活處理,本專題占不了多少課時,也就兩個課時左右吧。”

?“如果是新課,我們在某些內(nèi)容上互動一下,比如一起辯論和探討克隆人的問題、設計試管嬰兒的問題等等;如果是復習課,則主要是教師歸納學生背知識點!

?多數(shù)教師表示,“在課堂上簡單地講講,有時也讓學生說幾句,一課時完成”。

?還有很多老師表示,剛進行新課改的第一年講了,后來幾屆壓根就都不上了。

至于不上這個專題的原因,老師們都表示是因為“考綱沒有明確的要求”,有老師還說,“涉及的這些內(nèi)容在通用技術、政治課上都講,所以我們生物課就不講了,節(jié)約課時!

由此可見,絕大多數(shù)學校和老師沒有認真落實“課標”的這條要求。但也有一位老師說,他按照課標和教材的要求讓學生辯論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這個學期我開始帶高三復習班,又在復習班進行了這個專題的辯論課,效果同樣很好”。但同時他也表示,“我所知道的其他學校,這部分內(nèi)容都不上”。

2 實施本專題的重要性

實施本專題的教學既是“課標”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來說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意義。

“課標”在前言部分這樣寫道:“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社會責任感與人生規(guī)劃能力,對國家的興盛、社會的進步、個人的終身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边強調(diào),本模塊的教學以專題講座和學生討論為主。在實施建議部分的“教學建議”中更是用大量篇幅強調(diào)了要落實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關注和參加與生物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決策,是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的重要途徑。[1]。

人教版選修3模塊的教材,緊密結合著社會生活、生產(chǎn)和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來引導學生的學習,不僅能較好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以及對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應用中正負兩方面影響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不僅是生物科學技術的熱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在三大工程教學內(nèi)容之后,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的教學,更是直指科學技術的社會責任問題。因此可以說,這部分內(nèi)容與前幾個專題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是對前面內(nèi)容的升華。

社會責任感是一切有理智、有能力的人對自身在社會中所應承擔的責任的一種意識以及對在履行責任中做出的行為選擇、行為過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內(nèi)心需要而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3]。研究表明,當今青少年社會責任感總體情況良好,符合社會主流價值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就是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淡薄。由此來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把“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第一個重點,有著深刻的意義。雖然造成學生社會責任感缺乏的原因有很多,但作為學校,應該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重任,而且學校教育在這方面能起到主導作用。新課程不僅強調(diào)德育課程的建設,更明確要求各門課程要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生滲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這就使社會責任感教育不僅體現(xiàn)在德育課中,還要蘊涵在各科課程中。在生物學科中涉及的相關內(nèi)容很多,選修3的這個專題更是如此。

(1)為什么要討論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通過討論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可以向學生乃至公眾傳播正確的科學知識,從而造就正確的倫理輿論導向。生活在不同社會中的人類群體,其價值觀取向存在差異,對同一個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經(jīng)過討論,能夠引導出正確的社會輿論,而正確的社會輿論將引導出正確的措施、法規(guī)、政策和社會效果,有利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再者,經(jīng)過討論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會更加全面。比如社會上對于代孕母親、精子庫、安樂死等問題的討論能夠碰撞出許多不同的火花,能使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往更加全面的方向發(fā)展,從而更加符合某一個歷史階段民眾普遍的倫理道德。例如,當試管嬰兒在三十幾年前誕生的時候,曾遭遇來自教會、政府、新聞媒體,甚至是科學屆的強烈抵制;但是今天,試管嬰兒已經(jīng)被社會普遍接受了,而且“試管嬰兒之父”羅伯特?愛德華茲也榮獲了2010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在這個過程中,各國都制定了相關規(guī)定來規(guī)范相關人員的行為,比如我國衛(wèi)生部制定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規(guī)范》。但是,近些年來,又出現(xiàn)了“設計”試管嬰兒,這可能與目前民眾普遍的倫理道德是不一致的,更需要大家討論。

(2)中學生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有什么用?

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存在很多與知識相關的熱點問題,加上媒體的報道,學生會產(chǎn)生各種認識,而這些認識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予以明確。讓中學生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的最終目的,是要能理性地看待生物技術的安全和倫理問題,將來能運用包括這些知識在內(nèi)的科學背景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時,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采用討論方式,還要告訴學生,他們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yǎng)他們利用自己的理解和觀點判斷問題的正確與否,養(yǎng)成質(zhì)疑的習慣和意識,不信謠、傳謠,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擔社會責任的意識。通過討論,可以讓學生明確,許多社會問題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復雜的社會問題。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鍛煉的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更有意義。

3 關于本專題的教學實施建議

教師在執(zhí)教這部分內(nèi)容時,常有以下幾種方案[4]。(1)學生自學。因為知識內(nèi)容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學,但這會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沒有任何提升。(2)教師講授。經(jīng)過查找資料,設計好教學方案,由教師講授。這樣處理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學生的印象不深,難以形成自己的觀點。(3)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分幾個小組查找資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查找資料的同時會逐漸理解相關知識,并能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但不能培養(yǎng)參與社會問題討論的意識。(4)學生辯論,這是筆者極力建議的一種方案。美國的教育家杜威認為,道德教育內(nèi)容要融合于學校生活和各科教育中,在方法上要以探究、商量和討論為主,他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參與是學生進行體驗的前提。只有讓學生在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的事物才能刻進學生的心里,才牢固,才長久,而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參與他們接觸得到的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和自主討論。對學生的訪談也印證了這一點,“我發(fā)現(xiàn)每次老師舉出些社會上的例子時,都能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并積極的參與討論。”[5]

有老師認為,本專題所涉及的內(nèi)容在政治、社會、通用技術課上都有,所以在生物課上就不用講了。調(diào)查研究表明,“歷史、社會課老師也會講,不過不是重點內(nèi)容,時間更多地花在其他知識點上。”[5]政治課上側重的是倫理沖突本身,或者是涉及的倫理道德常識等,而生物教科書關注的是為什么生物科學技術會對社會倫理道德產(chǎn)生影響,也就是產(chǎn)生倫理沖突的原因,這涉及生物科學技術的原理。再者,如果政治課老師或其他科目老師也抱有類似的觀點,那么“課標”的這條要求就會沒法落實。

在教學時,教材中安排的論壇和熱點問題討論不需要一一進行,但須挑一個論壇和熱點問題讓學生討論。關于“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再從多種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展開小組討論、提出問題。在理解教材相關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生還可以提出自己經(jīng)過選擇、鑒別、整理而形成的觀點和依據(jù)。在討論或辯論中,讓這些信息得以運用和共享?梢园凑战滩牡倪M度,集中安排時間進行討論。如果不能集中完成,可以將熱點問題分散到其他的相關專題,并在平時在教學中,結合社會上的熱點問題,給學生滲透。討論的熱點問題,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進行教學時社會上最熱點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社會的熱點問題納入到課堂中來,例如,可以將2004年關于“強制性婚檢”被取消的事件納入到遺傳病那塊;在學植物激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從生物學的角度討論“爆炸西瓜”“絕育黃瓜”等社會普遍關注的事件,讓學生知道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多方面差別及其作用;在講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和免疫調(diào)節(jié)這些核心概念時,可以分別討論“瘦肉精”的危害、超級細菌和抗生素濫用等……

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的內(nèi)容,到最后絕大多數(shù)都淡忘了,剩下的,應該是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有用的,或者是能力方面的,或者是情感方面的。他不一定記得漿細胞、單克隆抗體、RNA聚合酶,但當回憶起生物課時,他可能記得起他與同學激情辯論的情景,這就夠了。而且,社會責任感不是虛的,當我們給孩子們機會、讓他們參與討論以后,當他們碰到類似問題時,采取的態(tài)度就會不一樣。例如,關于“強制性婚檢”的問題,如果經(jīng)過討論,孩子們會知道原來為什么我國會實施強制性婚檢,為什么強制性婚檢會被取消(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國際輿論的壓力),取消以后又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婚檢率急劇下降,隨之而來的是新生嬰兒缺陷率的升高,這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負擔),那么當他以后到達婚育年齡時,采取的行動可能就會不一樣,這就是社會責任感的問題。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正威,趙占良主編.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教師教學用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吳停風. 關于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問題的反思[J]. 當代教育論壇,2006(20):51-53

[4]劉本舉. 連續(xù)兩節(jié)辯論課成功!http://blog.edu11.net/space-4251-do-blog-id-302810.html

[5]陳少玲. 初中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以深圳文匯中學為例[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203702.html

相關閱讀: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