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
丁愛華
①那些草從黑色的泥地里長出來,它們和地下的根一樣,也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它們有著竹子一樣修長的葉子,但是我的祖先卻叫它們蘆葦。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父親告訴我,蘆葦?shù)角锾斓臅r候,就開一大團一大團的白花,冬天的時候死去,第二春天再活過來;而竹子不開花,竹子一開花就永遠地死去了,再活不過來。
②我的故鄉(xiāng)遍布這種叫蘆葦?shù)闹参,它們成片成片地生長在村莊的周圍,跟著一條叫蒲葦河的河流曲折蜿蜒,長成一大片茂密的蘆葦蕩。
③這些植物的紀比我祖父還大,我的祖先還沒有來的時候它們就已經(jīng)在這兒生長了,一死一次,一生一次。它們把根深深地扎進黑色的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擴展,你拿一把鐵锨隨便找個地方挖下去,都會切著它們纖細的根。父親犁地的時候就常常翻出來一兩棵脆脆的白生生的葦根,那可是一塊種了多少的熟地啊。它們藏在地下,一有機會就冒出尖尖的頭來,并且趁你不留神的工夫就迅速地生長成一棵挺拔的蘆葦。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萬只鳥在空中一樣任意飛翔,占領(lǐng)著空間和泥土,織成一張巨大的網(wǎng)。我們整個的蒲葦橋村莊就坐落在這張大網(wǎng)上。這里到處都長滿了蘆葦和蒲草,我們的村莊就是以它命名的。父親說,實際上都是蒲葦橋一棵一棵活著的蘆葦,我們的根像蘆葦一樣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我們永遠離不開這黑色的泥土。父親說這些話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個懵懂的少,但是我隱約地覺出父親是一位鄉(xiāng)村哲學家,除他之外,我還沒聽誰說過人是一棵蘆葦。
④地面是一個界點,蘆葦在兩個空間里生活。根向底下使勁擴展,死死地抓住泥土;莖則直直向上,搶占著地上的位置。蘆葦是一種特殊的植物,它一節(jié)一節(jié)地長著,就像我們進行一次長途的旅行,總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樣。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葉子做綠傘。我覺得蘆葦更像一個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學了蘆葦。但人和蘆葦是不一樣的。一位哲人說,“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會思想是人比蘆葦高明。但會思想也使許多人長得歪了,不能像蘆葦一樣正直地生長。人群中有歪心斜術(shù)之人,但誰見過一棵彎著生長的蘆葦?
⑤蘆葦一路直直地長下去,慢慢高過我們的頭頂,我撥開葦叢走進去,后面的蘆葦復又合攏,葦蕩把我淹沒了。這些細細的葦葉組織成了翠綠的空間。它們像一葉葉小舟,又像一隊隊纖柔的少女,這讓我想起古老的歌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些長腿細腰的美人兒可就是我二十中夜夜夢見的伊人?我順手捋過一支細長的葦節(jié),做成清脆的葦?shù),這是蘆葦?shù)那楦瑁殂榱魈,滋潤著幸福的胸膛?br />⑥我看見母親的羊群走進了葦蕩,葦蕩里馬上就綻開了潔白的花朵。葦蕩里偶爾會有一小片蘆葦稀疏的地方,這兒長滿了豐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開白花的野蕎麥和許許多多不知名的野草,母親的羊群就在這兒吃草,神秘而又浪漫。
⑦這讓我想起我的先人,他們一撥一撥地走進葦蕩,最后睡在葦蕩里滋養(yǎng)著蘆葦,不知道我的身體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蘆葦?
(選自《散文選刊》)
26.下列對這篇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第①段運用對比手法,將竹子放在蘆葦?shù)膶α⒚嫔希菫榱送怀鎏J葦?shù)念B強,展現(xiàn)其英勇不屈的氣節(jié)。
B.第⑤段中引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古老的歌謠,目的在于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體現(xiàn)出家鄉(xiāng)的景美、情美和幸福生活。
C.文章多次寫到了“父親”。通過這個具有哲學思想的人物,主要是讓讀者體會到“父親”的偉大和“我”的幼稚。
D.文章的結(jié)尾內(nèi)蘊豐厚,“不知道我的身體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蘆葦”一句,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同時還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E.作者在文中托物寓意,寫蘆葦?shù)耐瑫r實際上也是在寫人,蘆葦?shù)钠犯褚舱窃S許多多偉大人物的品格,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27.第④段中劃線的句子,前面說“蘆葦更像一個人”,后面又說“人和蘆葦是不一樣的”,前后的說法是否矛盾?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答:
28.本文寫出了蘆葦哪些方面的品質(zhì)特征?聯(lián)系全文,分條表述。(4分)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26.(5分)C、E(C項,過于拔高,并非“具有哲學思想的人物”;E項,不是“偉大人物”,應是“普通百姓”。)
27.(4分)不矛盾(1分)。說“蘆葦更像一個人”是因為它生長的方式與人類有相似的地方(1分);說“蘆葦和人是不一樣的”,是因為蘆葦不會拐彎抹角,只會一直向上生長,而人卻會有歪心邪術(shù)(2分)。
28.(4分)①頑強的生命力;②正直頑強的品節(jié);③纖弱美麗的身姿;④謙和寬容的性格。(每點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35032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