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在即,小編為初三同學整理了這篇九年級上冊化學期末檢測題及答案,本文包括單選題、填空題及計算題三部分。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練習!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現(xiàn)象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紙張燃燒 B.滴水成冰 C.鐵杵成針 D.石蠟熔化
2.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食用醋 B.酒精 C.精制碘鹽 D.雪碧可樂
3.食品添加劑溴酸鉀(KBrO3)會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價為
A.+1 B.+3 C.+5 D.+2
4.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 B.雙氧水 C.蒸餾水 D.鹽水
5.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B.稀鹽酸中鹽酸是溶質(zhì),水是溶劑
C.影響氣體物質(zhì)溶解度的外界因素只有壓強 D.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
6.下圖所示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取少量液體 C.加熱液體 D.稱取氯化鈉
7.下列所涉及到的物質(zhì)中不屬于合金的是
A.制作窗框的鋁合金 B.建構(gòu)鳥巢的新型鋼材
C.用作鉆探機鉆頭的金剛石 D.冶煉鐵礦石得到的生鐵
8.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需向牛奶中適量投放三聚氰胺
B.硒(Se)元素可以防癌,則人體攝入越多越好
C.用廚房洗滌精可以去除水壺中的水垢
D.廢鐵屬于可回收垃圾
9.下列生活事實不能體現(xiàn)分子性質(zhì)的是
10.實驗證明M氣體在空氣中燃燒有CO2生成。僅根據(jù)此結(jié)果,對M的成分推測正確的是
A.M是一氧化碳 B.M是甲烷
C.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D.M中含有碳、氧兩種元素
11.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結(jié)構(gòu)模型如圖),下列關于丙烷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丙烷分子由碳和氫分子組成 (改)
B.丙烷由碳和氫氣直接構(gòu)成(改)
C.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3:8
D.丙烷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4 g(改)
12.區(qū)分下列物質(zhì)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B.用水區(qū)分硝酸銨和食鹽兩種固體
C.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D.用稀硫酸區(qū)分黃銅(Cu、Zn)和黃金
13.以下關于實驗記錄的內(nèi)容中不屬于現(xiàn)象描述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觸摸集氣瓶外壁感覺到較熱
B.銅綠加熱分解的產(chǎn)物是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時,能聞到刺激性氣味
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14.在密閉容器內(nèi)有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 質(zhì) X Y Z Q
反應前質(zhì)量/g 8 2 20 5
反應后質(zhì)量/g 待測 10 8 13
A.反應后X的質(zhì)量為6 g B.該反應類型一定是置換反應(改)
C.參加反應的X、Z的質(zhì)量比是1:3 D.Y、Q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一定為1:1
15.下列四個圖像分別表示四個化學興趣小組活動中的數(shù)據(jù)及處理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A.加熱一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B.相同質(zhì)量的鋁片和鋅粉分別放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C.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片
D.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不考慮水、氯化氫的揮發(fā))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小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為1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給滿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16.下圖分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質(zhì)檢驗的裝置圖,(注: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其中正確的是 D
1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往試管中裝入固體粉末狀藥品時,先將試管橫放再用紙槽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
B.配制l0%的硫酸溶液時,在100 mL量筒中加濃硫酸至10 mL,再加水至100 mL
C.用膠頭滴管吸取純堿溶液時,在滴管伸入溶液前,要先捏緊膠頭
D.過濾食鹽水時,玻璃棒末端要靠在單層濾紙?zhí)?/p>
18.當調(diào)整、改變有關反應物的相對用量時,下列反應的產(chǎn)物會發(fā)生改變的是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B.鎂在氧氣中燃燒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D.甲烷在氧氣中燃燒
19.右圖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三種物質(zhì)從溶液中析出時均不帶結(jié)晶水(改)),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0℃時,a、b、c三種物質(zhì)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
B.將t1℃時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溶液均變?yōu)椴伙柡?/p>
C.將t2℃時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均變小
D.t2℃時,將30g a物質(zhì)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質(zhì)量為75g
20.在托盤天平的兩個托盤上各放一杯相同的稀硫酸,調(diào)節(jié)天平使之平衡。然后在左盤放入鎂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右盤放入鐵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兩邊所加固體的總質(zhì)量相等,反應結(jié)束后天平平衡。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左盤中碳粉的質(zhì)量一定大于右盤 B.兩個燒杯中產(chǎn)生的氫氣一定相同
C.兩個燒杯中金屬可能都有剩余 D.兩個燒杯中的硫酸一定已經(jīng)完全反應
第Ⅱ卷 Ⅱ卷總分 積分人 核分人
題號 三 四 五
得分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4頁,用鋼筆或圓珠筆在試卷中直接作答。答題時,請嚴格按照題中要求作答。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nèi)的項目填寫清楚。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得分 閱卷人
三、(本題包括5小題,每空1分,共28分)
21.(8分)元素符號、化學式等是化學用語。以下內(nèi)容請你用最合適的化學用語填空:(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
(3)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 ;(4)調(diào)味品食鹽的陽離子 _______ ;
(5)鐵銹的主要成分 ;(6)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__ ;
(7)最常用的溶劑是_____ ;(8)侏儒癥的患者應補充的元素是 。
22.(6分)(1)根據(jù)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種氣體的性質(zhì),試在以下的用途中各選填一種對應氣體的化學式:
①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的化合物是 ;
②可供家庭用的氣體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
③加壓降溫后的固體,可用作致冷劑的是 ;
④燃燒產(chǎn)物無污染、未來可作綠色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仔細觀察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種氣體的組成,并聯(lián)想它們的性質(zhì)與用途,你就會發(fā)現(xiàn)某種氣體在某一點上具有與其它三種氣體不同之處,請你列舉兩例:
① ;
② 。
23.(4分)寫出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雜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并注明基本反應類型:
(1)銅粉(鐵粉) ( );
(2)氧化鈣(碳酸鈣) ( )。
24.(3分)小小塑料袋,環(huán)保大問題。國務院發(fā)出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nèi)禁止生產(chǎn)、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1)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塑料難降解,塑料垃圾會造成白色污染
B.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能有效減少污染
C.回收利用各種廢棄塑料制品可以減少白色污染
D. 將廢棄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燒可以減少污染
(2)暑假中的某一天,小明和媽媽到某大型超市購物。發(fā)現(xiàn)超市提供的新塑料包裝袋與以前的有所不同:①新塑料袋上印有塑料種類和回收標志;②新塑料袋更厚也更結(jié)實;③新塑料袋有償提供。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變化,小剛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減少了塑料袋的廢棄,減輕了白色污染:①便于分類回收;②不容易破損,可重復使用;③從節(jié)約開支的角度,促使人們少用塑料袋;你認為上述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用序號填空)。在生活中可用 _來代替塑料包裝袋盛裝物品。
25.(7分)M常為骨質(zhì)疏松的患者需補充的元素,其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右:
(1)該原子有 ___________個電子層,X的值是 ________,M元素屬于 ______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下列微粒示意圖中屬于離子的是 ________ (填序號,下同),根據(jù)結(jié)構(gòu)決定性質(zhì)的觀點,M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與下列 ________ 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
(3)M元素形成的離子的符號是 ____ ;
(4)已知第(2)題中B的元素符號為F,則M元素與該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____ 。
得分 閱卷人
四、(本題包括2小題,每空1分,共9分)
26.(6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jié)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分別寫出實驗儀器①和②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氧氣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裝置(填序號),請你根據(jù)所選用的裝置,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收集氧氣可選用_______________裝置(填序號),請你說出選用該裝置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分)右圖是同學們在探究氧氣性質(zhì)實驗中改進的實驗裝置圖,你認為乙裝置中加入的液體可能是 ____,加入該液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裝置中如果不放水可能導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閱卷人
五、(本題包括2小題,共23分)
28.(7分)小軍設計右圖裝置進行制取CO2的實驗探究,經(jīng)檢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1)用膠頭滴管滴入稀鹽酸,此時裝置A的試管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裝置B的右端可觀察到管內(nèi)紅墨水液面最終升至M處。若用同一裝置,只將塊狀碳酸鈣改用成相同質(zhì)量的粉末狀碳酸鈣,滴入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體積的稀鹽酸,重復上次實驗,發(fā)現(xiàn)裝置B右端的紅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終也停留在M處。根據(jù)裝置B的實驗現(xiàn)象,你從中得到的結(jié)論是:(至少寫兩條)。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將裝置B的管內(nèi)紅墨水改為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 。
29.(16分)已知某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鐵、銅中的一種或兩種,所含金屬的量都在5%以上。請設計實驗探究該粉末中鐵、銅的存在。
資料在線: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溶于水的偏鋁酸鈉和氫氣
(2Al+2H2O+2NaOH=2NaAlO2+3H2),鐵和銅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可供選擇的實驗用品:燒杯、大試管、量筒、滴管、燃燒匙、藥匙、磁鐵;稀硫酸、稀鹽酸、
Na0H溶液、氨水。
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實驗探究過程:
Ⅰ、提出假設 假設1: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Fe。
假設2: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 _________。
假設3: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鋁外還含有Fe、Cu。
Ⅱ、設計并實施實驗方案
(1)基于假設1,不用化學試劑,證明金屬鐵的存在可用 ____________
。
(2)基于假設2,將混合金屬粉末加入足量稀鹽酸,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
(3)基于假設3,請你完成實驗操作,描述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說明儀器和試劑)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① 取少許粉末放入大試管中,再用滴管滴加 ,充分反應后,靜置,棄去清液得到
固體。 固體粉末 ,
并有 。 僅除去鋁
② 再往大試管中加 ,充分反應。 固體
,
溶液 。 證明含有鐵
③ 將大試管靜置,棄去上層清液,加水,多次洗滌剩余固體 剩余固體呈紫紅色 證明含有銅
Ⅲ、已知該金屬粉末的組成為鋁和鐵、鋁和銅兩種情況。
(1)為測定混合金屬粉末中鋁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將5.6 g的金屬粉末中加入100 g某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并產(chǎn)生a g氫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當粉末為Al 、Fe時,a可能為0.2 g
B.當粉末為Al、Cu時,反應完全后,生成物的溶液里一定含有Al2(SO4)3和CuSO4
C.當粉末為Al、Cu時,若a為0.3g,則該種粉末中含鋁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50%
D.當粉末為Al、Fe時,所需稀硫酸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9.8%
(2)若5.6 g粉末為鋁和銅,加入97.6 g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氫氣0.3 g,求所得Al2(SO4)3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Al2(SO4)3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42,要求有計算過程。
9年級化學試卷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 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D A C D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C D D AC CD BC A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三、(本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28分)
21.(8分)(1)Al;(2)N2;(3)O2;(4)Na+;(5)Fe2O3;(6)Hg;(7)H2O;(8)Zn。
22.(6分)(1)①CO;②CH4;③CO2;④H2;(2)①氫氣不含碳元素,其它三種物質(zhì)均含有碳元素;
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其它三種物質(zhì)的密度均比空氣小。(只要答案合理,均可給分)
23.(4分)(1)Fe+CuSO4=====FeSO4+Cu、置換反應;(2)CaCO3==CaO+CO2、分解反應。
24.(3分)(1)D (2)①②③;布袋或竹筐等(只要答案合理,均可給分)
25.(7分)(1)4,20,金屬;(2)D,C;(3)Ca2+;(4)CaF2
四、(本題共2小題,共9分)
26.(6分)(1)酒精燈、長頸漏斗;
⑵ A或B,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O2
(3)C或D,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或氧氣不易溶于水。
27.(3分)高錳酸鉀溶液,吸收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氣體,防止產(chǎn)生污染;集氣瓶底炸裂。
五、(本題包括2小題,共23分)
28.(7分)(1)CaCO3+2HCl====CaCl2+CO2+H2O,塊狀固體溶解,并有氣泡產(chǎn)生;
(2)①粉末狀碳酸鈣比塊狀碳酸鈣反應速度快;②塊狀碳酸鈣與相同質(zhì)量的粉末狀碳酸鈣,滴入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體積的稀鹽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質(zhì)量相同。
(3)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②液面先上升,然后恢復到原位置(順序顛倒也給分)Ca(OH)2+CO2=====CaCO3+H2O。
29.(16分)
Ⅰ、Cu(或銅)(1分)
Ⅱ、設計并實施實驗方案
(1)用磁鐵吸引金屬粉末,有粉末被吸附,證明含有鐵(每個要點1分,共2分)
(2)有氣泡生成,剩余部分固體(1分),2Al+6HCl====2AlCl3+3H2(1分)
(3)(共6分)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說明儀器和試劑)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① 用藥匙取少許粉末放入大試管中,再用滴管滴加足(或過)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靜置,棄去清液得到固體(共1分)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氣泡放出(共2分) 僅除去鋁
② 往大試管中加足(或過)量的稀硫酸(或稀鹽酸),充分反應(共1分) 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放出,溶液呈淺綠色(共2分) 證明含有鐵
Ⅲ、(1)(2分)( CD ) (錯選、多選均不給分,漏選給1分)
(2)(3分)解:設鋁的質(zhì)量為x,Al2(SO4)3的質(zhì)量為y。
2Al+3H2SO4=Al2(SO4)3+3H2 (1分)
54 342 6
x y 0.3 g
x =2.7 g y=17.1 g (共1分,求錯1個不得分)
Al2(SO4)3%= (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93040.html
相關閱讀:三名學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廢舊電池污染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