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之蘇伊士運河建造】,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是一條具有重要經(jīng)濟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運河建造
對地峽的勘測一直到法國占領埃及時(1798~1801)才初次進行。拿破侖本人研究了古運河的遺跡。1834和
1846年對運河再次作了研究。雷賽(FerdinanddeLesseps)接到埃及總督賽義德·帕夏(Sa'idPasha)的特許狀來建造一條運河。工程于1859年動工,用了10年才得以完工。初步的計劃是從三角洲沿著圖梅拉(Tumelat)河鑿一條小運河和一條南支線(今稱赫勒沃蘇伊士〔As-Suwaysal-Hulwah〕運河,兩條運河合起來原先叫作甜水運河〔SweetWaterCanal〕)通往蘇伊士,一條北段(阿巴西耶運河〔Al-AbbasiyahCanal〕)至塞得港。這條運河為其他干旱地區(qū)提供了飲水,于1863年竣工。
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后,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jīng)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jīng)濟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1980年12月蘇伊士運河完成第一期擴建工程后,運河全長195千米、寬365米、深16.16米、復線68千米,可以通航空載15萬噸、滿載37萬噸的油輪,是世界上溝通海洋的重要運河之一 初中政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90883.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之補給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