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中學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三試卷第Ⅰ卷(選擇題,共20題,共12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7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有關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說法正確的是 A.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細胞具有貼壁生長以及接觸抑制的特點,因此在培養(yǎng)中需要用胰蛋白酶處理貼壁的細胞并進行分瓶培養(yǎng),分瓶后的培養(yǎng)稱為原代培養(yǎng)B.連續(xù)細胞系是指發(fā)生轉化了的細胞系,少數(shù)具有異倍體核型。有的可連續(xù)傳代但保留接觸抑制現(xiàn)象,不致癌C.動物細胞培養(yǎng)與植物組織培養(yǎng)依據(jù)的原理都是細胞的全能性D.如果要通過動物細胞培養(yǎng)提供動物克隆的供體細胞,一般應選用原代培養(yǎng)細胞,以保證供體細胞正常的遺傳基礎2. 2012年,科學家利用雞尾酒誘導小鼠胚胎干細胞分化成卵細胞,體外受精后,將胚胎移植到代孕小鼠體內,能產(chǎn)生正常后代。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精子和卵細胞一般要共同培養(yǎng)一段時間才能受精B.胚胎移植時一般選用與供體同期排卵小鼠的相應部位C.胚胎干細胞能分化成卵細胞說明其具有全能性D.胚胎移植時胚胎的遺傳特性不會因受體而改變3.當細胞癌變后,它會表達某種特殊的蛋白質于細胞表面而成為腫瘤表面抗原,但此時不能引發(fā)免疫反應。只有當部分抗原釋放后,并與H蛋白結合形成復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細胞”識別,從而引發(fā)免疫反應,將腫瘤細胞清除。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抗原未能釋放是部分癌變細胞逃過 免疫系統(tǒng)監(jiān)視的原因B.除癌變細胞之外,圖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是甲細胞和乙細胞C.研制抗癌疫苗時可提取抗原或抗原-蛋白復合物D.圖中的“抗原提呈細胞”可能是巨噬細胞,該細胞可參與人體第二、三道防線的防護作用4.基因型為YyRr雄果蠅細胞(DNA都用15N標記)在不含15N的培養(yǎng)基進行細胞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及一個核內DNA含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圖2A. 兩圖的DE段一個細胞內只含2個染色體組,圖2的F時期核DNA數(shù)目加倍B.若圖1表示減數(shù)分裂,則圖1的BC段一個細胞中只可能含有0條或1條Y染色體C.在L時期基因組成為YR、yr 、Yr、yRD.圖2的I時期核DNA數(shù)與染色體數(shù)之比為2∶1,含15N 的DNA與不含15N的DNA 分子比值為1∶15.以槍烏賊的粗大神經(jīng)纖維作為實驗材料,在神經(jīng)纖維S處的細胞膜內外放置電極a和b(如下左圖),在圖中M點給予一次適宜刺激,通過電壓表測量神經(jīng)細胞膜內外電位差(膜內外電位差=膜外電位-膜內電位)。右坐標圖中符合實驗結果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6.為了研究早餐質量對學生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某研究小組選取40名健康學生志愿者,按平時早餐習慣分成不進早餐組、高糖組、高脂高蛋白組和均衡營養(yǎng)組,按組別給予相應早餐,并分別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 h取靜脈血檢測血糖濃度和胰島素含量,實驗期間不食用其他食物,實驗結果見下圖(正常人血糖為3~9 mmol/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4組實驗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組血糖濃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糖類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B.高脂高蛋白組胰島素水平較高,說明氨基酸等物質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C.若餐后1 h取血的同時收集尿液進行尿糖含量檢測,不進早餐組(A)、高糖早餐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組(C)的檢測結果最可能是:A=B=CD.胰島素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剛進食的學生體內流經(jīng)胰腺后的血管中胰島素濃度下降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題,共180分)30.(16分)圖l表示利用高粱和小麥在適宜的溫度、光照強度下進行的有關實驗,圖2表示小麥在最適宜的光照強度、CO2濃度等條件下測得的溫度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關系曲線。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⑴從圖1中可知,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有 。如果將長勢相同的高粱和小麥幼苗共同種植在一個透明密閉的裝置中,保持題干中的條件和21%的O2體積濃度環(huán)境,一段時間后, 幼苗先死亡。理由是 。⑵圖2中的A點表示 ,若其他條件不變,當光照強度適當增加,則A點 移動。圖2中測得該植物光合速率最大值為(用單位時間內CO2的吸收量表示) 。當溫度達到 時,該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⑶如圖2所示小麥在30℃條件下光照12小時,20℃條件下黑暗8小時,有機物(葡萄糖)的積累量為 。(圖中的數(shù)據(jù)取整數(shù))31.(10分)下列甲圖是盆栽植物平放時,根與莖的生長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⑴現(xiàn)己知,近地側生長素(I AA)濃度高于遠地側;根對IAA的敏感性高于莖。若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f(見乙圖),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為 。⑵有科學家認為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有人做了這樣的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他發(fā)現(xiàn)在這些培養(yǎng)液中出現(xiàn)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yǎng)液中乙烯濃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長所受抑制也越強。①為使實驗更加嚴謹,還需將另一些同樣的根尖放在 中,作為對照。②請你用表格形式呈現(xiàn)本實驗的設計思路。③據(jù)此實驗結果,推知圖中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 。32(18分) 回答下列問題。Ⅰ.果蠅的體色(灰身、黑身)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研究果蠅體色的遺傳規(guī)律,研究者人為地組成了A、B兩個蠅群,A全部為灰身,B全部為黑身,進行了以下四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組別[交配組合[后代表現(xiàn)型及數(shù)目灰身黑身1A蠅群(♀)×B蠅群(♂)26 1781092A蠅群(♂)×B蠅群(♀)7 628583第1、2組的F1中灰身自交49401 650(1)根據(jù)以上實驗結果可以判斷果蠅的______身是隱性性狀。第1、2組的少數(shù)后代為黑身,說明 。(2)運用_____ _的方法對上述遺傳現(xiàn)象進行分析,可以判斷果蠅的體色遺傳符合孟德爾的______定律。Ⅱ.已知果蠅剛毛(B)和截毛(b)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位于同源區(qū)段上);控制果蠅的紅眼(R)和白眼(r)性狀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如圖所示的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基因型為 若只考慮剛毛和截毛這對性狀的遺傳,果蠅種群中雄果蠅的基因型除了有XBYB(如圖所示)和XBYb外,還有______ __。(2)種群中有各種性狀的果蠅,現(xiàn)有一只剛毛雄果蠅,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判斷它的基因型(不考慮交叉互換),應選擇表現(xiàn)型為____ ___雌果蠅與該只果蠅交配,請用遺傳圖解結合相關文字表示預測結果。理綜生物部分答案選擇題1-6 DCBBB(D)D 第五題B、D均給分30.(16分,每空2分) gkstk1)CO2濃度、O2濃度、植物種類 (寫出兩個即給分,寫一個得1分) 小麥 在低CO2濃度條件下小麥的光合速率弱(或小麥需要較高CO2濃度才能進行光合作用)2)在該溫度時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不動或左移(寫出一個即給分) 8 mg/單位面積.h 55℃3) 30mg31.(10分,表格共4分,不同濃度生長素、空白對照、兩個測量指標各1分,其余每空2分)1)<f 2) 等量含蔗糖不含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生長素濃度1生長素濃度2...不含生長素乙烯濃度根的長度 3)隨著生長素濃度升高,乙烯濃度升高;乙烯抑制根的生長;32.(共18分)Ⅰ.1)黑身 A蠅群(或灰身)中有少量雜合子 2)統(tǒng)計學 基因的分離定律 Ⅱ.1)XRb 、YB XbYB 、 XbYb 2)截毛 (以上每空2分)gkstk(遺傳圖解4分,其中文字說明各1分,圖解3分,不寫配子不扣分)P XBY― × XbXb P XbYB × XbXb (剛毛雄) (截毛雌) (剛毛雄) (截毛雌) F1 XBXb XbY― F1 XbXb XBY― (剛毛雌) (剛毛雄或截毛雄) (截毛雌) (剛毛雄)若子代雌果蠅均為截毛,則該雄果蠅基因型為XYB;,則雄果蠅基因型為XYB;若雄果蠅為截毛,則該雄果蠅基因型為XBYb;gkstk浙江省溫州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3084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