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屆高三調研考試理科綜合試題(生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一、單項選擇題(共6個小題,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有關氨基酸、多肽鏈和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只有C、H、O、N四種元素     B.遇雙縮脲試劑都顯紫色C.都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    D.通常都含有羧基3.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的樺尺蠖體色幾乎都是淺色型(s),到了二十世紀中葉,黑色(S)的樺尺蠖成了常見類型。在此過程中A.樺尺蠖的種群密度一定發(fā)生過明顯的波動B.自然選擇的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所以自然選擇是不定向的C.由于環(huán)境污染,s基因突變成S基因的突變率增加D.樺尺蠖S基因和s基因同時存在說明物種具有多樣性【答案】A5.植物激素種類多樣,調控機制復雜。在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下列述敘正確的是A.單側光下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橫向運輸是極性運輸B.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受抑的現(xiàn)象不能體現(xiàn)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C.赤霉素與生長素可協(xié)同促進生長,而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可形成拮抗作用D.植物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細胞生長、分裂二、雙項選擇題(共2個小題,每題6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漏選得3分,錯選、不選得0分)24.經科學家研究知道,控制合成單羧酸轉運蛋白1(MCT1)基因的表達是將抗癌藥物3-BrPA運輸至細胞內的充分必要條件。下圖表示了 3-BrPA作用于癌細胞的機理,表格中數(shù)據(jù)是研究者用相同劑量3-BrPA處理5種細胞所得的實驗結果。據(jù)此可推斷:A.正常細胞和癌細胞4死亡率為0的原因是它們對3-BrPA的敏感性最強B.癌細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為只有它具有MCT1的基因C.由圖可推斷MCT1可能是載體,3-BrPA主要作用于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25.下列圖解與事實不符的是:【答案】AD三、非選擇題(共4題,共64分)26.(16分)圖甲是某成熟植物細胞示意圖(a、b、c代表細胞結構,數(shù)字代表物質),圖乙表示光照、溫度適宜的封閉溫室大棚內一晝夜CO2濃度的變化,請分析回答:(1)已知甲圖中①是水,將甲圖所示細胞置于較高濃度的KNO3溶液中,細胞中體積將發(fā)生明顯變化的結構是   (填字母)。a與b比較,結構上的相同之處是         。(2)在結構a中,②作為反應物直接參與的生化反應是:              。將該細胞置于黑暗處并供給H218O,短時間內除水外,還能在    中檢測到18O。(3)乙圖A、B、C、D四個點中,光合產物積累最多的點是 。大田作物夏季中午光合速率明顯下降的過程稱作光合作用的午休現(xiàn)象。據(jù)圖乙推測該植物光合作用有無午休現(xiàn)象?   ,原因是                        。(4)假設溫室中植物呼吸速率基本不變,請據(jù)圖乙曲線推測一晝夜內光合作用的速率變化曲線。27.(16分)下表為某封閉式高中校醫(yī)室記錄的該校近幾年來全體學生的體檢結果中紅綠色盲發(fā)病情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回答:性狀表現(xiàn)型2008屆2009屆2010屆屆統(tǒng)計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色覺正常40436742440233632840229815661395色盲8013160110381(1)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可說明色盲遺傳具有         的特點。(2)調查中發(fā)現(xiàn)某男生(Ⅲ-12)患有色盲,其同胞姐姐患有白化病,進一步調查其家族系譜如圖二:若a為色盲基因,b為白化基因,I-1、I-2、Ⅱ-5、Ⅱ-6個體基因組成與圖一細胞所示相同的有         。假設學校所在地區(qū)相對較封閉,且人群中白化病患者占萬分之一,據(jù)此可推測:該地區(qū)中基因b與B的基因頻率依次為    。蝗簪-10與一個無親緣關系的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結婚,生一個膚色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     。據(jù)進一步檢查,Ⅱ-6個體及其雙親生殖細胞對應染色體上對應基因對應單鏈片段測定結果如下:父親:……TGGACTTTCAGGTAT……母親:……TGGACTTTCAGGTAT……Ⅱ-6:……TGGACTTAGGTATGA…… ……TGGACTTTCAGGTAT……可以看出,此遺傳病致病基因產生的原因是         ,測定堿基序列所需要的DNA通常經過    技術來擴增。下圖為B基因及其所在同源染色體基因突變前細胞分裂間期示意圖,請在下圖中畫出有絲分裂間期發(fā)生突變后的分裂中期圖。(4)某同學認為,上述2961人不能構成一個種群,請你推測他判斷的最關鍵的兩個依據(jù)是:                                    !敬鸢浮浚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I-1、Ⅱ-5 00、900 2002 (3)Ⅱ-6自身基因突變(只答基因突變扣1分,答精原細胞的基因突變扣1分,答精子的基因突變不得分) PCR (有絲分裂中期1分,基因正確1分)(4)四屆同學不同時在校;個體間無基因交流28.(16分)硫循環(huán)是物質循環(huán)的重要內容,圖1是生物圈硫循環(huán)簡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近年來,我國頻繁發(fā)生霧霾天氣,霧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與汽車尾氣成分相近。從物質循環(huán)的層面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S循環(huán)失衡,據(jù)圖1推測,失衡的主要原因是            。如何緩解S循環(huán)失衡成為中國目前比較緊迫的問題,請你在群落的層面上給出一種合理措施:            。(2)圖2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若蛇的食物0來自鼠,0來自蛙。則理論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 kg。向圖2中引入食蟲鳥,而蛇可以捕食該種鳥,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將會   。蛙的視覺對飛行中的昆蟲更敏感,蛙捕食飛蟲利用的主要信息屬于    信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域外物種微甘菊進入該地區(qū)并快速增長,則該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將會    。(3)某同學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圖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鼠的種群密度,得到的結果為:N只/km2。鼠記憶力較強,同種方法被二次捕獲的概率減小,由此推斷,該同學的調查結果與真實值相比   。ㄌ钇蟆⑾29.(16分)為探究不同離子對腸淀粉酶(最適pH為8)活性的影響,某同學開展了相關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和結果見表。請回答: 試管編號及試劑實驗步驟1號1%NaCl溶液(mL)2號1% CuSO4溶液(mL)3號1% Na2SO4溶液(mL)4號蒸餾水(mL)①加入試劑1111②加入pH 8緩沖液(mL)1111③加入1%淀粉溶液(mL)1111④加入腸淀粉酶溶液(mL)1111⑤各試管室溫下反應2min⑥加入剛配制好的斐林試劑1mL⑦將各試管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⑧觀察、記錄結果深磚紅色無磚紅色(或淺藍色)淺磚紅色淺磚紅色(1)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比較3號與4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較2號與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較1號與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組實驗中屬于空白對照的是 號試管的實驗。(4)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實驗步驟⑤和步驟⑥能否對調(即先做步驟⑥,再做步驟⑤)?請作出判斷并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1)Na+ 和SO42-對腸淀粉酶催化活性沒有影響 Cu2+對(腸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Cl-對(腸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進作用 (2)不同的離子 (3)4 (4)維持反應液中pH的穩(wěn)定(答案合理即可) (5)不能(1分)。因為斐林試劑中有Cu2+,可參與反應(1分);步驟⑤和⑥對調,其設計不符合單因子(單一變量)原則的要求(補充答案:斐林試劑中含有的Na+ 、Cu2+ 或SO42-,會對實驗造成干擾)(2分)(本小題共4分。判斷要與理由一致,理由合理可得分)。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1 1 每天發(fā)布最有價值的甲c廣東省韶關市屆高三調研考試理科綜合試題(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704431.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鄭州市2015屆高三第一次質量預測試題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