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寒假物理試卷(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物理二字出現(xiàn)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tài)和變化,總結(jié)研究它們的規(guī)律的意思。小編準(zhǔn)備了高一上學(xué)期寒假物理試卷,希望你喜歡。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圖,P是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塊。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將P與小盤相連,小盤內(nèi)有砝碼,小盤與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在P勻速運動的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關(guān)于P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

B.P能夠運動,拉力一定大于摩擦力

C.P受的拉力一定等于小盤與砝碼的總重力mg

D.P能夠運動,其所受摩擦力一定小于小盤與砝碼

的總重力mg

2.如圖甲所示,粗糙長木板 的一端固定在鉸鏈上,木塊放在木板上,開始木板處于水平位置。當(dāng)木板向下轉(zhuǎn)動, 角逐漸增大的過程中,摩擦力Ff的大小隨 角變化最有可能的是圖乙中的( )( )

3.物體以速度v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兩點,所用時間為t;現(xiàn)在物體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先勻加速直線運 動(加速度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至B點速度恰好減為0,所用時間仍為t。則物體的 ( )

A.vm只能為2v,與a1、a2的大小無關(guān)

B.vm可為許多值,與a1 、a2的大小有關(guān)

C.a1、a2須是一定的

D.a1、a2必須滿足

4.如圖所示為甲乙兩質(zhì)點作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甲質(zhì)點在0 ~ t1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質(zhì)點在0~t2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

B.甲質(zhì)點在0 ~ t1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與乙質(zhì)點在t2~t3時間的加速度相同。

C.在0 ~ t3時間內(nèi)甲、乙兩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t3時刻,甲、乙兩質(zhì)點都回到了出發(fā)點。

5.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物塊ABC,AB邊靠在豎直墻面上,F(xiàn)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這時物塊靜止不動。假設(shè)物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現(xiàn)將力F 增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所受合力增大

B.物塊所受摩擦力增大

C.物塊仍將靜止不動

D.物塊將向下滑動

6.如圖所示,在水平傳送帶上有三個質(zhì)量分別為m1、m2、m3的木塊1、2、3,中間分別用原長均為L、勁度系數(shù)均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已知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現(xiàn)用水平細(xì)繩將木塊1拉住,傳送帶按圖示方向勻速運動。當(dāng)三個木塊達(dá)到平衡后,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

A.L+(m1+m2)g/k B.L+m2g/k

C.L+(m1+m2+m3)g/k D.L+m3g/k

7.如圖所示的s-t圖和v-t圖,給出四條圖線1、2、3、4代表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s-t圖線中,圖線1表示物體作曲線運動

B.s-t圖線中,t2時刻表示物體2開始反向運動

C.v-t圖線中,t3時刻表示物體3和物體4相遇

D.v-t圖線中,t4時刻分別表示4物體開始反向運動

8如圖示,在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的物體,質(zhì)量為2kg,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大小為1N的拉力的作用, ,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A.1N,向右

B.1N,向左

C.2N,向右

D.2N,向左

9.如圖,將一個球放在兩塊光滑斜面板AB和AC之間,兩板與水平面夾角都是60,F(xiàn)在使AB板固定,使AC板與水平面的夾角逐漸減小,則( )

A.球?qū)C板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

B.球?qū)C板的壓力逐漸減小

C.球?qū)C板的壓力先減小后增大

D.球?qū)C板的壓力逐漸增大

10、a、b兩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同向運動,b在前a在后,0時刻時兩物體的距離為30m,它們的v -t圖象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在t =5s時追上b

B.a在t =3s時追上b

C.5s時a在b前方且距離最遠(yuǎn)

D.9s時b再次追上a

1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兩點,相距20cm,一質(zhì)點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做直線運動,經(jīng)過0.2s的時間先后通過a、b兩點,則該質(zhì)點通過a、b中點時的速度大小滿足( )

A.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

B.無論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

C.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小于1m/s

D.若力的方向由a向b,則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則大于1m/s

12.如圖所示,物體自O(shè)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B、C、D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四點,測得AB=2 m,BC=3 m,且物體通過AB、 BC、CD所用的時間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求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4m

C.可以求得OA之間的距離為1.125 m D.可以求得OA之間的距離為1.5m

二、實驗題:

二、本題共2小題,共12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或按題目要求作答.

13.(6分)某同學(xué)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主要步驟是: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xì)繩,細(xì)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使橡皮條拉長,結(jié)點到達(dá)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秤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biāo)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彈簧秤,通過細(xì)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記下細(xì)繩的方向,按同一標(biāo)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們是否相同,得出結(jié)論。

上述步驟中: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_______和______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圖是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測量鐵塊P與長金屬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兩種不同方法.甲圖使金屬板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過彈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運 動;乙圖把彈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墻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屬板,使金屬板向左運動。兩種方法中彈簧秤的示數(shù)情況已放大畫出,則關(guān)于這兩種測量滑動摩擦力的方法:

(1)__ ___(填甲或乙)方法好,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正確的方法后,滑動摩擦力的測量值為___________N

三、論述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5 (8分)質(zhì)量為m=3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長為L0=12cm的一輕質(zhì)彈簧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當(dāng)拉力F1=8N時,木箱靜止;當(dāng)拉力F2=9N時,木箱恰能被拉動;當(dāng)拉力F3=7.5N時,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的長度L=17cm,(重力加速度 )求:

(1)木箱在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木箱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

(2)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16.(12分) 如圖所示,一個不計厚度上表面光滑的電動平板長L=3.75m,平板上左側(cè)有一擋板,緊靠擋板處有一可看成質(zhì)點的小球.開始時,平板與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0=5m/s.某時刻平板開始制動,加速度大小a1=4m/s2.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球從平板右端滑出并滑落到地面上接 著在地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t2=2.5s停下.求:

(1)從開始制動到小球離開平板所用的時間t1

(2)最終小球離平板右端的距離s

(3) 小球在地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17.(8)如圖所示,一小物體所受的重力為100N,用細(xì)線AC、BC和輕彈簧吊起,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彈簧原長為1.5cm,勁度系數(shù)k=8000N/m,細(xì)線AC長為4cm,BAC=30,CBA=60,求細(xì)線AC、BC對小物體的拉力各是多少 ?

18. ( 12分) 2016年12月26日,我國東部14省市ETC聯(lián)網(wǎng)正式啟動運行,ETC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的簡稱。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shè)汽車以v1=15m/s朝收費站正常沿直線行駛,如果過ETC通道,需要在收費站中心線前l(fā)0 m處正好勻減速至v2=5 m/s,勻速通過中心線后,再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如果過人工收費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線處勻減速至零,經(jīng)過20 s繳費成功后,再啟動汽車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設(shè)汽車加速和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為l m/s2。求

(1)汽車過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恢復(fù)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車通過ETC通道比通過人工收費通道節(jié)約的時間是多少?

高一上學(xué)期寒假物理試卷參考答案

1 ac 2b 3 ad 4 c 5 bc 6 d 7 b 8d 9c 10 bc 11 a 12 bc

13①C;E

②C中未記下兩條細(xì)繩的方向;E中未說明是否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了O位置

14.(1)乙,乙圖中的彈簧秤拉力一定等于滑動摩擦力,或答甲圖中的彈簧秤拉力不一定等于滑動摩擦力;(2)2.40

解析:乙方法好,乙圖中滑動摩擦力的測量值是2.40N,測量 誤差較小。

15. (1)8N,9N(2)0.25(3)150N/m.......................... ........

16.平板經(jīng) 停下:

設(shè)平板停下時小球沒有離開平板 則在小球離開平 板時:

假設(shè)成立

球離開板后勻減到停下:

綜上有:

17. 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物體的彈性和彈力.

專題: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

分析:以C為研究對象進(jìn)行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然后根據(jù)平衡條件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彈簧此時的長度L=BCcos30=2cm1.5cm,故彈簧被拉長,且x=0.5cm.

物體的受力如圖所示,

則:

TAcos30?TBsins60=0

TBcos30+TAsins60+kx?mg=0

解得:TA=30N

TB=30 N

答:細(xì)線AC、BC對小物體的拉力分別為30N和30 N.

18.

【答案】(1) ;(2)

【解析】(1)過 通道時,減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為:

(2分)

所以總的位移: (2分)

(2)過 通道時; (1分)

過人工收費通道時: (1分)

(1分)

二者的位移差: (1分)

在這段位移內(nèi)過 通道時是勻速直線運動

所以: (2分)

高一上學(xué)期寒假物理試卷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338069.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第一學(xué)期物理期末試題(20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