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結合歷年高考語文試題,為考生準備了“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練習”,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高考頻道提醒考生,考前可以多閱讀一些現(xiàn)代文章,擴大對課本以外的淺顯的現(xiàn)代文閱讀。
水墨文字
馮驥才
兀自飛行的鳥兒常常會令我感動。
在綿綿細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見過一只黑色的孤鳥。它用力扇動著又濕又沉的翅膀,撥開濃重的雨霧和疊積的煙霧,艱難卻直線地飛行著。我想,它這樣飛,一定有著非同尋常的目的。它是一只遲歸的鳥兒?迷途的鳥兒?它為了保護巢中的雛鳥還是尋覓丟失的伙伴?它扇動的翅膀,緩慢、有力、富于節(jié)奏,好像慢鏡頭里的飛鳥。它身體疲憊而內心頑強。它像一個昂揚而閃亮的音符在低調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覺,一種類似的感覺;那種身體勞頓不堪而內心的火猶然熊熊不息的感覺。
后來我把這只鳥,畫在我的一幅畫中。所以我說,繪畫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來表達最人為的內涵。這也正是文人畫的首要的本性。
畫又是畫家作畫時的“心電圖”。畫中的線全是一種心跡。因為,惟有線條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線則纏綿;心有怒氣,線也發(fā)狂。心靜如水時,一條線從筆尖輕輕吐出,如蠶吐絲,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墒悄阌星椴l(fā),似風驟至,不用你去想怎樣運腕操筆,一時間,線條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發(fā)生了變化。
為此,我最愛畫樹畫枝。
樹枝千姿萬態(tài),皆能依情而變。樹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爭,可倚;惟此,它或軒昂,或憂郁,或激奮,或適然,或堅韌,或依戀……我畫一大片木葉調零而傾倒于泥濘中的樹木時,竟然落下淚來。而每一筆斜拖而下的長長的線,都是這種傷感的一次宣泄與加深,以致我竟不知最初緣何動筆。
至于畫中的樹,我常常把它們當作一個個人物。它們或是一大片肅然站在那里,莊重而陰沉,氣勢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態(tài),各不相同,帶著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從畫面的森林中發(fā)現(xiàn)一棵婆娑而輕盈的小白樺樹。它嬌小,寧靜,含蓄;那葉子稀少的樹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畫時我并沒有著意地刻畫它。但此時,它仿佛從森林中走出來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個少女寫出來。
最能寄情寓意的是大自然的事物。
比如前邊所說樹枝的線條可以直接抒發(fā)情緒。再比如,這種種情緒還可以注入流水。無論它激揚、傾瀉、奔流,還是流淌、潺緩、波瀾不驚,全是一時的心緒。一瀉萬里如同浩蕩的胸襟;驟然的狂波好像突變的心境;細碎的漣漪中夾雜著多少放不下的愁思?
還有秋天的事物。一年四季里,唯有秋天是寫不盡也畫不盡的。春之萌動與銳氣,夏之蓬勃與繁華,冬之蕭瑟與寂寥,其實也都包括在秋天里。秋天的前一半銜接著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豐饒的成熟期。故此,秋的本質是矛盾與斑斕、無望與超逸、繁華與短促、傷感與自足。
能夠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為一種美的只有藝術。
在秋天里,我喜歡蘆花。這種在荒灘野水中開放的花,是大自然開得最遲的野花。它銀白的花猶如人老了的白發(fā)。它象征著大自然一輪生命的衰老嗎?如果沒有染發(fā)劑,人間定處處旨蘆花。它生在細細的葦稈的上端,在日漸寒冽的風里不停地搖曳。然而,從來沒有一根蘆葦荻花是被寒風吹倒吹落的!還有,在漫長的夏天里,它從不開花,任憑人們漠視它,把它當作大自然的蕓蕓眾生,當作水邊普普通通的野草。它卻不在乎人們怎么看它,一直要等到百木凋零的深秋,才噴放出那穗樣的毛茸茸的花來。沒有任何花朵與它爭艷。不,本來它的天性就是與世無爭的。它無限的輕柔,也無限的灑脫。雖然它不停在風中搖動,但每個姿態(tài)都自在、隨意,絕不矯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奪目和圣潔!我敢說,沒有一種花能比它更飄灑、自由、多情,以及這般極致的美!也沒有一種花比它更堅韌與頑強。它從不取悅于人,也從不凋謝摧折。直到河水封凍,它依然挺立在荒野上。它最終是被寒風一點點撕碎的。
在這永無定態(tài)的花穗與飄逸自由的莖葉中,我能獲得多少人生的啟示與人生的共鳴?
1.請分析“它無限的輕柔,也無限的灑脫。雖然它不停在風中搖動,但每一個姿態(tài)都自在、隨意、絕不矯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奪目和圣潔!”的表達特色。(4分)
2.請簡析“能夠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為一種美的只有藝術”在結構和主旨上的作用。(4分)
3.“繪畫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來表達最人為的內涵。”請結合全文,分別說說“最自然的事物”和“最人為的內涵”具體指什么。(5分)
4.作者說“畫又是畫家作畫時的心電圖”,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從觸覺和視覺角度來描寫,刻畫了蘆花在風中的動態(tài)和在陽光下的色彩,將蘆花寫得生動,富有意味。
2.在結構上是對上文的總結,對下文的引領,說明“兀自飛行的鳥”“大片木葉凋零而傾倒于泥濘中的樹木”“嬌小”“葉子稀少”的小白樺樹這些藝術中的美,都是人生苦楚的幻化,同時引出了對“自由、多情”的蘆花“被寒風一點點撕碎”的描寫。在主旨上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進一步說明了藝術與人生的關系。
3.“最自然的事物”在文中指:一只飛行的黑色的孤鳥,樹與樹枝,一棵婆娑而輕盈的小白樺樹,流水,秋天的蘆花。“最人為的內涵”在文中指:身體勞頓不堪而內心的火猶然熊熊不息的意志,肅然莊重、寧靜含蓄的儀容,灑脫自信、自由自在、堅韌而頑強的品格。
4.①畫家的心緒情感往往借助畫來表達,有什么樣的心理就會有什么樣的畫,心理引領繪畫的內容。②通過對畫的審讀理解,可以推知畫家作畫的心路歷程。(要從兩個方面辯證地答。第一點文中有許多解釋說明,第二點則是由文中的內容推導出的。每點4分,意思正確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04503.html
相關閱讀:淺論普高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意義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