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水體的組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水體組成:

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各種可以被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
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






















分類備注
空間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潛水、承壓水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qū),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fā)難度較大;
動態(tài)水是人們開發(fā)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水循環(huán)周期靜態(tài)水:冰川水、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等動態(tài)水: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其它


水圈:


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環(huán)境中以氣態(tài)、固態(tài)和液態(tài)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稱為水圈。



水體的類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
氣態(tài)水:數(shù)量最少,分布最廣
陸地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陸地淡水:冰川是主體(2/3)


水體之間的關系:


從水的運動更新的角度看,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


陸地水體的關系特征: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是指它們之間的運動轉化及其水源補給關系。從陸地水體的水源補給看,大氣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陸地水體的最主要補給形式;冰融水可補給河流水及其他陸地水體;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依據(jù)水位、流量的動態(tài)變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補給關系。



陸地水體的關系特征:
























水體相互關系圖解說明
大氣降水與河流水
大氣降水是陸地水的主要補給來源,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
冰雪融水與河流水
冰川儲存固態(tài)水,輸出液態(tài)水,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氣溫變化而變化
地下水與河流水

河流水與地下水有互補關系,A 圖河流水補給地下水,B圖地下水補給河流水
湖泊水與河流水
湖泊對河流徑流有調蓄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補給河流水,人工湖泊——水庫的調蓄作用更明顯



地下水:

(1)類型

















類型定義補給主要特征
潛水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空氣中水汽進入地下凝結而成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從高處向低處滲流;水量不穩(wěn)定;水質易受污染;埋藏較淺
承壓水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潛水有承壓水面,承受壓力,水的運動取決于壓力的大小,可從低處向高處滲流;水量穩(wěn)定;水質不易受污染;埋藏較深

(2)潛水的補給來源:
①主要是大氣降水。降雨歷時長,強度不大,地形平緩,植被良好的情況,對地下水補給最有利。
②河湖水補給。河湖水位高于潛水面時,河湖水補給兩岸潛水。反之,潛水補給河湖水。黃河下游只有河水補給地下水。
(3)地下水的問題與保護
①不合理灌溉——土壤鹽漬化——科學管理
②過量開采——地下漏斗區(qū),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變壞——及時人工回灌。
③保護自流水補給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62774.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知識點:水污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