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板塊構(gòu)造學說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全球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可劃分為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布)。
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板塊邊界類型:





































邊界類型


地區(qū)


交界處板塊


生長邊界
(板塊張裂)


東非大裂谷


非洲板塊內(nèi)部


紅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亞歐、非洲-美洲


冰島(屬大西洋海嶺)


亞歐-美洲


消亡邊界
(板塊碰撞)


喜馬拉雅山脈


印度-亞歐


阿爾卑斯山脈、地中海


非洲-亞歐


西太平洋海溝-島弧鏈


太平洋-亞歐


落基山脈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脈


南極洲-美洲


板塊邊界與地形:

















邊界類型


地形

生長邊界裂谷、海洋、海嶺
消亡邊界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高大山脈、高原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碰撞大洋板塊邊緣:海溝
大陸板塊邊緣:海岸山脈、島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74698.html

相關(guān)閱讀:新高三開學指南:中等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