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識點:多普勒效應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多普勒效應:

1、定義:由于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2、特點:當波源與觀察者有相對運動,兩者相互接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增大;兩者相互遠離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減小。
3、定性分析:當波源與觀察者相對靜止時,1s內通過觀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數(shù)目是一定的,觀察到的頻率等于波源振動的頻率;當波源與觀察者相向運動時,1s內通過觀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數(shù)目增加,觀察到的頻率增加;反之,當波源與觀察者互相遠離時,觀察到的頻率變小
4、備注:
(1)發(fā)生多普勒效應時,波源本身的頻率并沒有變化,只是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發(fā)生了變化
(2)多普勒效應是波特有的現(xiàn)象,一切波都可以發(fā)生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產生原因的定量分析:


設u表示波源相對介質的速度,v表示觀察者相對介質的速度,V表示波的傳播速度.f和f'分別表示波源頻率和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
(1)波源和觀察者相對介質都不動,單位時間內波源振動f次,波傳播距離在數(shù)值上等于V,即發(fā)出的波分布在長度V上,共有f個波長,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是單位時間內通過觀察者的完全波數(shù),故即接收到的頻率等于波源的頻率。如圖甲所示。
(2)波源相對介質不動,而觀察者向波源運動,則渡相對觀察者的速度為,根據(jù)公式即接收到的頻率增加為波源頻率的倍一同理可知,觀察者遠離波源運動,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為如圖乙所示。
(3)觀察者靜止,波源以速度u向觀察者運動,波速V與波源的運動無關,但波長被壓縮為故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即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增大,反之,若波源遠離觀察者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減小。如圖丙所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96940.html

相關閱讀:高考題多是課后題變形,你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