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詞與寫詩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詩詞,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會讀;二是學會寫。二者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
有聯(lián)系,是說要想學會以古典詩詞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首先要學會讀古典詩詞。人們要掌握詩詞創(chuàng)作的藝術構思、表現(xiàn)手法、詩詞語匯、格律要素等等,主要依靠精讀大量的古典詩詞,而不是光靠,或者專門去讀什么"作詩指南"之類的書籍。一個人精讀古典詩詞的多少、理解的深淺、藝術欣賞水平的高底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創(chuàng)作和水平。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這話雖有點夸大其詞----光憑"三百首"這點本錢,想吟詩自如,是遠遠不夠的----但也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寫詩填詞,是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意,包括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這形式古已有之,我們要熟練地使用它,就必須非常熟悉它,所以說,讀詩詞、背詩詞是學寫詩詞的基本功。已經(jīng)學會了寫詩詞的,也還要經(jīng)常讀詩詞,汲取古典詩詞藝術遺產(chǎn)之精華,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
《前言》中不是說作詩詞有兩大難嗎?多讀、熟讀、精讀詩詞是打開這兩扇大門的一把鑰匙。它不僅可以提高選擇適當詞句表達宜于入詩詞的情意的能力,而且也是觸發(fā)和醞釀宜于入詩詞那樣的情意的媒介和酵母。情意來源于生活。斗爭經(jīng)歷、生活經(jīng)歷豐富的老同志,宜于入詩詞的情意應該是非常豐富的。但這些自在的情意往往不能成為詩情,從胸中無礙地流淌到筆端。但當你多讀、熟讀、精讀詩詞之后,情意就會升華。譬如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同志,多讀些盛唐邊塞詩,當讀到同你當年戰(zhàn)斗情形相似的作品時,定會觸發(fā)"鐵馬金戈"的回憶,如正逢上這個戰(zhàn)役的周年紀念,或者故地重游,你會情不自禁地"慨當以慷"起來,想把感懷譜入平平仄仄平。若是你年輕時,有過兩口子長期異地分居、久別重逢的經(jīng)歷,當你讀到秦觀的《鵲橋仙》:"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時,往日的情意定會翻騰起來,也想來個"調(diào)寄"什么詞牌。
克服小難----掌握格律,也要靠熟讀詩詞。如果你讀的詩詞很少,未必能全看懂王力的《詩詞格律》,因為書中所例舉的詩詞,你大都未接觸過,書里講的格律規(guī)則,你就很難領會。但是,當你熟讀大量的古典詩詞之后再學格律,情況就不一樣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乃至無師自通。
有區(qū)別,是說讀詩詞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和藝術欣賞活動。學會讀詩詞并不容易,絕大多數(shù)會寫詩詞的人,并不是拿起任何一首詩詞都能讀懂、讀通的。另一方面,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學者詩詞造詣很深,鑒賞水平很高,留下不少品評詩詞的著作,但是沒有留下什么詩詞名篇。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學會讀詩詞來學寫詩填詞;有的則以提高古典詩詞的鑒賞水平為主,并不一定去寫詩詞。寫詩詞還須有創(chuàng)作的欲望。詩歌本來就是表達人們喜怒哀樂的語言藝術,即所謂"詩言志"。司馬遷說:"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恩格斯也說:"憤怒出詩人"。如果你缺乏自身的生活感受,沒有不吐不快的創(chuàng)作激情,即使熟練地掌握了詩詞創(chuàng)作技巧,也未必能寫出有感染力的詩詞來的。古人寫了無數(shù)的"應制詩"(奉皇帝之命所寫或和的詩)、"試帖詩"(科舉所作的詩),能有幾首留傳下來的?當然,我們大多數(shù)老同志學寫詩填詞,并不希冀留下什么傳世之作,也不是為了附庸風雅,而是作為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的。各人情況也不盡同,有的寫出來只是為了自賞自娛;有的為了寄贈朋友,相互酬唱;有的則爭取報刊發(fā)表,或匯集成冊,以期面向更多的讀者,或作為自己心路歷程的紀錄,贈送親友、留示后人。各人都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定出自己的學習要求,不必攀比別人。但是有一條:你不想寫,或者寫不出來,就不要硬去寫。否則,那就把本來是輕松愉快、有益身心的活動,變成苦差事了。那還不如多讀點詩詞,出神入化,心連廣宇,鶩精八極,從中獲得藝術享受;如想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些品評詩詞的札記也可。
我們不要小看讀詩詞的意義,它對充實離退休生活大有裨益。
一、讀詩詞是一項高雅的藝術亨受,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這在我國有悠久的,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文官公余之暇,武將鞍馬之閑,學者研讀之余,常常詩詞一冊在手,把玩吟誦,調(diào)劑一下精神,松弛一下神經(jīng)。中南海清理毛主席圖書,發(fā)現(xiàn)毛主席生前讀過大量古典詩詞,而且經(jīng)過多次圈點、批注。古時,士大夫隱退之后,常寄情寄興于書畫、詩詞,或者參禪以淡泊人生。讀詩詞為什么能成為腦力勞動者、尤其是隱退人員常盛不衰的文化休閑活動呢?一是因為許多詩詞精品,往往把千言萬語濃縮成幾句藝術言語,讀了使人開竅,使人動情,使人解憂,使人神游,從中可以獲得其他文藝欣賞所不能獲得的樂趣。尤其是那些引起你共鳴的作品,則像含橄欖似的,越含越有味道;二是方便,不受什么時空限制。你可以一連幾天迷戀在詩詞海洋中,也可以幾分鐘瀏覽一首小詩;可以吟誦于庭園書齋,可以漫詠于床頭席第,可以把玩于旅途車馬。這種活動尤其適合于"隨心所欲"的老年人。
現(xiàn)在不是興旅游嗎?老年人如果有條件,漫游祖國名勝古跡、世界通都大邑,這無疑是個福份,但有這福份的并不多。若是你學會了讀詩詞,則具備了另一種旅游的條件,即神游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祖國詩詞的王國里。這種旅游,既不用公費,也不需自己掏腰包。一旦你投入之后,是很有意思的。譬如,讀李白剛離開蜀地、給送別的友人寫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細細品味這首詩,眼前好象出現(xiàn)一幅山川雄偉、月明水靜、云彩變幻的大寫意畫,又好像看到"杖劍去國、辭親遠游",胸懷大志、積極進取的青年李白的形象。
又如,杜甫被叛軍捉到淪陷的長安,望月思念留在?州的妻兒,寫了首《月夜》:

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依虛幌,雙照淚痕干。

詩人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獨看"今夜?州月"的妻子對自己處境的揪心;更使詩人可憐的是那不諳世事的小兒女,還不懂得"憶長安",為母分憂;詩人以霧濕云鬟、月寒雙臂的,刻劃出妻子望月愈久思念愈深的情景;最后,把相倚帷薄,月光雙照、共舒愁緒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時的未來。細細品味,難免不為之動情。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都留下千余首題材廣泛的不朽詩篇。上面所舉,不過是他們各自的一首小詩。一部《全唐詩》,"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今人《全唐詩補編》又收《全唐詩》未收之詩六千三百余首。)除達到最高成就的李、杜名篇之外,還包括唐代各個時期杰出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如初唐上官儀和格律詩的完成者沈?期、宋之問;王績和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杰;盛唐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中唐有現(xiàn)實主義詩人和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這一運動的參加者元稹、張籍、王建;在藝術上各有創(chuàng)造、自成一家的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則有再建輝煌、世稱"小李、杜"的杜牧、李商隱,繼承中唐新樂府運動精神的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等。唐代不到三百年,留下的詩篇數(shù)目,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百年遺留下來的多出兩三倍。詩歌創(chuàng)作流派紛呈,題材廣泛,達到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
詞,萌芽于南朝,形成于晚唐,盛行于宋朝。晚唐、五代有溫庭筠和花間派詞人,他們的作品大都限于花前月下、男女歡愛、離別相思的范圍;還有李煜和南唐詞人,李煜的詞多抒發(fā)亡國之恨,突破了詞傳統(tǒng)題材的樊籬。到了宋代,作者蜂起,流派紛呈。一部《全宋詞》,詞人愈千家,篇章愈兩萬(詞作19900余首,殘篇530余首),題材擴大到幾乎無事無意不可以入詞的地步。宋詞大致分兩派:一派是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婉約派;一派是以蘇軾、張孝祥、辛棄疾、劉克莊等為代表的豪放派。前者的作品適于"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后者"須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 高中政治,唱’大江東去’"。(俞文豹《吹劍錄》)讀詞,一旦投入之后,也是容易著迷的。你看,毛主席睡不著覺,還哼范仲淹的《蘇幕遮》、《漁家傲》,并且寫下觀感:"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讀婉約派久了,厭倦了,要改讀豪放派。豪放派讀久了,又厭倦了,應當改讀婉約派。"(《毛澤東詩詞集》230頁)
現(xiàn)在的電視頻道不是很多、內(nèi)容很豐富嗎?、音樂、體育、戲劇、連續(xù)劇……任你選擇。如果你學會了讀詩詞,并大致了解各個時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那就等于手里拿了個"遙控器",可以隨時在詩詞的王國里,選擇你所喜愛的"頻道"。并且,隨著讀詩詞的深入,你的審美觀、鑒賞水平亦逐步提高,對詩詞王國的寶藏進一步熟悉,你就可以自由地根據(jù)形勢、環(huán)境、時序、個人心境等情況,長吟最適合的作品,神游八極,馳騁想象,這對陶冶性情、平衡心態(tài)大有裨益。
二、讀詩詞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到許多。中國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講究采用"比"、"興"兩法,不是直話直說的。作者抽象的思想感情是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形象來表達的。詩人常常從古往今來典故、諸子百家學說、宇宙萬物動態(tài)中選擇那些最貼切的東西,來狀物、摹景、議事、明理,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意。譬如李白的《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這四句詩里用了兩個典故:"布帆無恙"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成語!稌x書.顧愷之傳》載:顧愷之為荊州剌史殷仲堪幕僚時,曾請假東還,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給他。路遇大風,愷之寫信給仲堪,在報告困頓情況后,接著說:"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鱸魚膾":《晉書.張翰傳》載:吳人張翰在京城洛陽做官,因政局混亂,借口秋風起了,想念故鄉(xiāng)菰菜、莼羹、鱸魚膾的美味,說"人生要過得適意,怎能遠離故鄉(xiāng),來求功名富貴呢?"就辭職回家了。歷來詩人寫秋景、寫遠行大都帶有冷落荒涼、離別惆悵的情調(diào)。李白這首詩里用了這兩個典故,就一反常調(diào),把他四方之志"漫游江南的豪邁、灑脫的情致,充分表達出來了。
杜甫的《別房太尉墓》:

他鄉(xiāng)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云。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詩的第三聯(lián):"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用了兩個典故。謝傅指謝安!稌x書.謝安傳》說:謝玄等破了苻堅,捷報到了,謝安正對客圍棋,了無喜色。詩人既以謝安的鎮(zhèn)定自若、風流儒雅來比喻房太尉,同時又表示自己與死者曾有對奕的情誼。據(jù)《說苑》載:春秋時,吳季札聘晉過徐,心知徐君愛其寶劍,及還,徐君已歿,解劍系其冢樹而去。詩人以季札自比,表示對亡友的深情厚意,雖死不忘。
再看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
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
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
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
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里至少有兩個典故,還有一個涉及星相學的名詞。孫郎指三國時的孫權!度龂.孫權傳》載有孫權乘馬射虎的故事。孫權是三國時群雄中的少年英雄,他接哥哥孫策的班時,只十九歲,曹操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詞中用"親射虎,看孫郎",就把"聊發(fā)少年狂"的形象烘托出來了,并與后面的"鬢微霜,又何妨"相呼應。"持節(jié)云中,何時遣馮唐。"出自《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避,不敢靠近云中的邊塞。一度匈奴侵入,魏尚親率車騎阻擊,所殺甚眾。后因上報文件所載殺敵數(shù)字與實際稍有出入,朝庭便把他逮捕起來并判處徒刑。馮唐認為邊將有大功應重賞,不能因小過而受如此重罰。便向漢文帝坦陳己見。文帝就指派馮唐拿著傳達命令的符節(jié),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官復原職,并授以車騎都尉銜。作者用這個典故,表示自己以守衛(wèi)邊疆的魏尚自期許,希望得到朝庭的信任和重用。"天狼":星名,在古代星相學中,是主侵掠的星宿。作者以此比喻當時的西夏和遼國。北宋曾先后和他們訂立了屈辱的和約,故以"西北望,射天狼"表示自己保衛(wèi)邊疆、打擊敵人的決心。
古人作詩詞很講究引用典故、神話和各種知識,總是把他全部學問投入到作品中去。我們在讀詩詞時,通過看注解,如有條件,再查查原著,可以學到許多典故、神話、天文、、花草、魚蟲等等知識。在我國古典詩詞的巨大寶庫中,《經(jīng)》、《史》、《子》、《集》等所有古籍,幾乎無所不涉。我們老干部,尤其是軍隊中的老干部,大多是青少年時入伍,革命戰(zhàn)爭年代讀書機會很少,F(xiàn)在年紀大了,看大部頭古籍,往往精力承受不了,而興之所至,隨便翻翻,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許多知識,充實精神生活。
三、讀詩詞與其他休閑文化活動相結合,相益得彰。學習書畫的離退休人員,多讀、多背些古典詩詞,可以廣泛開拓作品題材,為作品增色。
愛好書法的,古典詩詞記得多,可以根據(jù)不同場合,不同時令,不同氛圍,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揮毫寫古典詩詞、聯(lián)句、摘句,而不會寫來寫去總是那么老一套。學會了創(chuàng)作,還可以揮毫寫自撰詩詞。古今著名書法家都有這一套本事。
詩和畫,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范疇內(nèi),聯(lián)系最密切,所謂詩情畫意。詩和畫的創(chuàng)作都要用形象,都講究意蘊,所謂"多一筆不如少一筆,意高則筆減。"(《錢鍾書散文集.中國詩與中國畫》203頁)愛好繪畫的同志,多讀些詩詞,一則可以啟迪你的創(chuàng)作,因為許多古典詩詞本身就是一幅非常典型、非常洗練的畫面,或畫面組合;再者,你的詩詞多,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題寫最能反映畫意并提高畫境的詩詞或其摘句。若用自撰詩詞作為"畫外音",抒發(fā)你的情感,那就錦上添花、珠聯(lián)璧合了。蘇軾既是詩人,又是畫家、書法家。他為惠崇題的《春江晚景》,雖畫早已失傳,而詩至今膾炙人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就這首詩看,畫面上有竹、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但水的"暖",鴨的"知",是絕對畫不出來的,"河豚欲上",當然還沒有上,畫面上也不會出現(xiàn)。詩人從畫中景物著眼,馳聘想象和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出"春江水暖鴨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時"的佳句。借助觸覺、知覺、味覺擴大和深化了畫面上的視覺形象,使這幅畫頓時活了起來,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這詩畫外見意,創(chuàng)造了比畫境更高的詩境。蘇軾題畫的詩多而且好,七絕如《惠崇春江晚景》、《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五古如《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七古如《韓干馬十四匹》等,都是題畫的名篇,學畫的同志不妨讀一讀。
搞寫作的同志,擱筆之余,讀些詩詞既可調(diào)劑一下精神,更可以從中學到到許多語言藝術,采集到許多名言警句,為你的作品增添文采。若是通過讀詩詞,再學一點聲韻知識,并運用到寫作中去,那么寫出的文章,聲韻抑揚頓挫,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
四、讀詩詞是一項有益的保健活動。"詩療"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大詩人陸游有一首七絕《山村經(jīng)行因施藥之三》:

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
不用更求芎芷輩,吾詩讀罷自醒然。

確實,一首格調(diào)高雅、意境深邃,富有思想性、藝術性的詩歌,能以獨特的藝術情趣和音樂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并通過人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各種有益的效應。西漢枚乘的賦《七發(fā)》,就是以"要言妙道"作精神治療的故事。讀過《毛澤東詩詞集》的同志,還都知道有一首《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是和柳亞子的《感事呈毛主席》的。柳詩先是引經(jīng)據(jù)典,發(fā)了一通牢騷,最后表示"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盼望快點接到解放大軍解放江南的捷報,我的家鄉(xiāng)分湖便是我隱退的地方,像當年嚴光隱居富春江一樣----表示自己不想干了。據(jù)《報刊文摘》披露:柳亞子是非常激進的民主人士,他與我黨長期合作,對我黨衷心擁護,但當時對我黨與行將覆滅的國民黨代表團談判,卻持異議。正巧,當時他想到西山謁中山衣冠冢,沒有要到車子,老先生惱火了----"無車彈鋏怨馮?","感"起"事"來,寫了那首七律。據(jù)說,柳亞子在讀了毛主席寫給他的和詩后,深受感動,又寫了一首,內(nèi)有"東道恩深敢淡忘,中原龍戰(zhàn)血玄黃。"等句,表示他不敢"淡忘"黨和毛主席對他的深切關懷,支持解放軍血戰(zhàn)到底,不再做隱退的嚴光了。
據(jù)科研機構研究證明:詠詩不但有助于增加人的肺活量,而且隨著詠詩的感情變化,人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都參與活動,從而使神經(jīng)敏感度提高,血液循環(huán)加快,體內(nèi)新陳代謝更加旺盛,同時還能增加體內(nèi)酶和乙酰膽堿等活性物的分秘,使血流量和神經(jīng)細胞調(diào)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清人李鴻章在給他哥哥李瀚章的家書中說:"體氣多病,得名人文集,靜心讀之,亦足以養(yǎng)病。"筆者十多年前,醫(yī)院第一次給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心理上頗有負擔。病中讀詩詞和漢、唐散文以排遣,當讀到柳宗元《敵戒》中:"懲病克壽,矜壯暴死?v欲不戒,匪愚伊耄"時,感到戴上帽子是好事,可能"懲病克壽",而免"矜壯暴死",負擔也就消除了。當時寫了一首感時七律:"歲暮宵長夢入遲,冬殘日短客來稀。丹丸對癥藥為酒,詩賦怡情書訪醫(yī)。身置桃源窺晉魏,魂懸寥廓矚參箕。柳公《敵戒》傳千古,我覺于今亦切時。"俗話說:"人越動越勤,腦越動越靈。"背詩詞也是老年人延緩衰退的一項好辦法。據(jù)科研機構測試,多數(shù)老齡人并非注定要衰退的,只要經(jīng)常鍛煉,是可以保持和青年人同樣的的,至少可以延緩衰退的進程。可以說,讀詩詞、背詩詞也是一項優(yōu)美的"神經(jīng)保健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33275.html

相關閱讀:簡簡單單得高分:高考文言文翻譯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