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醒龍《走向胡楊》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走向胡楊 劉醒龍 ( 1)去新疆,第一個想起的便是胡楊。 ( 2)小時候,曾經(jīng)有一本書讓我著迷。那上面將塔里木河描寫得神奇而美麗。當蘇聯(lián)專家曾經(jīng)否定這兒可以耕種。沿著天山 走向胡楊
劉醒龍
(1)去新疆,第一個想起的便是胡楊。
(2)小時候,曾經(jīng)有一本書讓我著迷。那上面將塔里木河描寫得神奇而美麗。當蘇聯(lián)專家曾經(jīng)否定這兒可以耕種。沿著天山山脈腳下的公路往喀什走,過了達坂城不久,便遇上了大片不知名的戈壁,活著的東西除了一股股旋風,剩下的就只有趴在四只輪子上的汽車了。往南走,左邊總是白花花的鹽堿地,右邊永遠是天山雪水沖積成的漫坡和一重重沒有草木的山脈。
(3)汽車跑了兩千多公里,總聽見兵團人說,只要有水,這兒什么都能種出來。兵團的人還告訴我,胡楊也分雌雄,母的長籽生絮時像松花江上的霧凇。胡楊的花絮隨風飄散,只要有水它就能生根發(fā)芽,哪怕那水是苦的澀的。愛墾荒的王震將他的部隊撒到新疆各地,隨著一百二十個農(nóng)墾團的成立,荒漠上立即出現(xiàn)了一百二十個新地名。在墨玉縣有個叫四十七團的地方,那是一個幾乎完全被沙漠包圍的兵團農(nóng)場,農(nóng)場的生存條件已到了不能再惡劣的程度。農(nóng)四十七團的前身是八路軍三五九旅七一九團,進疆后這一千多名官兵便留下來,為著每一株綠苗每一滴淡水,也為著每一線生存的希望而同歷史抗爭。從進沙漠,五十過去了,許多人已長眠不醒,在地下用自己的身體肥沃著沙漠;钪娜死锶杂袔资焕习寺分两褚矝]再出過沙漠。另外有一些老戰(zhàn)士,前兩才被專門接到烏魯木齊住了幾天。老人們看著五光十色的城市景象,激動地問這就是共產(chǎn)主義嗎?對比四十七團農(nóng)場,這些老人反而慚愧起來,責怪自己這么多做得太少。在他們中從沒有人后悔自己的部隊沒有留在北京,也不去比較自己與京城老八路的不同之處。他們說,有人做牡丹花,就得有人做胡楊;有人喝甘露,就得有人喝鹽堿水。
(4)兵團人有句名言,活在自己腳下的土地上,就是對國家的最大貢獻。在那些除了兵團人再無他人的不毛之地,兵團人不僅是活著的界碑,更活出了國家的尊嚴和神圣。他們放牧著的每一群牛羊,都無異于共和國的千軍萬馬。兵團人耕耘著的每一塊沙地,都等同于共和國的千山萬水。
(5)在新疆的最后一天,周濤趕來送別。我們沒有談到詩。我們談酒。
(6)被談到的當然還有胡楊。
(7)和田是繞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折返點。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里是“進得去出不來”的意思。獨自站在沙丘后面,來時的足跡,像時鐘上的最后一秒,又像身臨絕頂時最后的繩索。仿佛在與末日面對面,人很難再前行一步。兵團人在車上悄然睡去,他們曾經(jīng)從沙漠這邊進去那邊出來,塔克拉瑪干神話在他們的腳下改寫得很徹底,成了日常的起居生活。車行十幾個小時后,重又出現(xiàn)的戈壁上突然冒出幾棵樹干幾乎粗過樹冠的大樹。兵團人說這就是活著一千不死、死了一千不倒、倒了一千不爛的次生胡楊林;畹、死的、倒的胡楊零星地散布在戈壁上,沒有其他草木做伴,一只鷹和兩只烏鴉在高處和低處盤旋。地表上沒有一絲水的跡象。胡楊們互相間隔都在十幾米以上。作為樹,它們是孤獨的;作為林,它們似乎更孤獨。希望里有雨露,希望里有肥沃,處在半干枯狀態(tài)下的胡楊,用粗壯的主干舉著纖細的枝條和碎密的葉片,像一張張網(wǎng)去抓住沒有云的空氣中的每一縷潮濕與養(yǎng)分。白云晨霧這種亙古的印象,成了鹽堿烙在胡楊樹上的灰白色的蒼茫與滄桑。
(8)一種樹為了天地,長在它本不該生長的地方。
(9)一種人和樹的沙漠戈壁有盡頭。
(10)一種人和樹的沙漠戈壁沒有盡頭。
28. 文章第六段“被談到的當然還有胡楊”單獨成段,其作用是什么?(4分)
29. 題目是“走向胡楊”,行文中直接寫胡楊的筆墨并不多,忽而寫戈壁灘,忽而寫兵團人,忽而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這是為什么?請從內(nèi)容和寫法的角度加以賞析。
30. 本文語言精煉而意蘊豐富,耐人尋味,請結(jié)合具體語境分析“兵團人不僅是活著的界碑,更活出了國家的尊嚴與神圣”這句話的內(nèi)在含意。
31. 結(jié)合上下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試擬寫本文的第(9)段。
32. 面對五光十色的城市,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紙醉金迷,甚至有人為了“追星”而家破人亡,而我們在沙漠中生活了一輩子的兵團老八路卻“激動地問這就是共產(chǎn)主義嗎”,進而“慚愧”地“責問自己”。讀后你有何觸動和感想?請結(jié)合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談談你的觸動和感想。(不少于50字)(4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答案網(wǎng)整理
28. (1)承上啟下,從上文寫兵團人、寫與周濤談酒過渡到下文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看到的胡楊。(2)單獨成段,起突出強調(diào)作用,突出本文的寫作對象“胡楊”,點明主旨。
29. (1)從內(nèi)容的角度看,寫戈壁灘和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交代胡楊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突出表現(xiàn)胡楊和像胡楊一樣的兵團人令人震撼的、頑強的生命力與意志力。而寫像胡楊一樣的兵團人正是本文的寫作目的所在。(2)從寫法的角度看,這樣寫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無論寫戈壁灘還是大沙漠都是為寫胡楊和像胡楊一樣的兵團人服務的。
30. 在那片荒涼、渺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兵團人頑強地生活著,創(chuàng)造著,是祖國大地上的奇跡;兵團人的頑強與偉大正代表中國人的意志和精神,彰顯著祖國的尊嚴和神圣。
31. 一種人為了歷史,活在本不該他生活的地方。
32. “觸動”是兵團老八路的言行、思想和精神給自己的印象和震撼,“感想”是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和自身經(jīng)驗,談談青人該建立怎樣的價值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84825.html

相關(guān)閱讀:葉延濱《開機關(guān)機》閱讀答案
《秦淮河上尋漿聲》閱讀答案
《走過荒原》閱讀
《樂水 賈祥倫》閱讀答案
《兒時的那條小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