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鍵是純凈物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tǒng)稱,下面是化學鍵典型例題評析,希望對考生復習有幫助。
微粒間通過不同類型的化學鍵結合在一起,這些作用力影響到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因此,了解化學鍵的相關知識是極為重要的,同時,要學會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下面通過對例題的解析與點評,希望同學們領悟其中的內涵。
例1.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的靜電引力叫做離子鍵
B. 只有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之間才能形成離子鍵
C. 氯氣與NaOH反應過程中,同時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的斷裂與形成
D. 離子所帶電荷的符號和數(shù)目與原子成鍵時得失電子有關
解析:離子鍵是一種靜電作用,這種作用包括靜電引力,同時也包括原子核間及電子間的斥力,選項A錯誤。構成離子鍵必須有陰陽離子,但陰陽離子不一定只是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也可以是帶電的原子團(如 ),選項B錯誤。 與NaOH反應的方程式為: ,反應過程中有離子鍵、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但只有非極性鍵的斷裂,沒有非極性鍵的形成,選項C錯誤。離子的形成是得失電子的結果,離子所帶電荷的多少與得失電子數(shù)目的多少有關,選項D正確。
答案D
評析:解答此類習題,一定要準確理解概念,把握好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時可采用舉反例的方法,能舉出一個反例則說明命題錯誤。
例2. 下列物質的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結構的是( )
A. B. C. D.
解析:首先可排除選項C和D,因 和 均為離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 的分子中P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再結合5個Cl,P原子有10個電子,Cl原子為8電子結構,也不符合題意。 分子中P、Cl原子都達到8電子結構。
答案A
評析:本題很多同學容易誤選C、D,原因是沒有注意到題干中分子二字。
例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與 反應的過程中,同時有離子鍵、非極性鍵、極性鍵的斷裂和生成
B. 1mol 微粒中含有共價鍵數(shù)目的物質的量為3mol
C. 的沸點高于 的沸點,是由于HO共價鍵強于HS共價鍵
D. 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解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 可知,反應過程中有離子鍵、非極性鍵、極性鍵的斷裂和生成,選項A正確。 微粒中有4對共用電子對,1mol 微粒中含有共價鍵數(shù)目的物質的量為4mol,選項B錯誤。分子沸點的高低與化學鍵的強弱無關,事實上, 的沸點高于 的沸點是由于 分子間的氫鍵(分子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力)引起的,選項C錯誤。 屬于離子化合物,但它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選項D錯誤。
答案A
評析:本題從不同層面考查了化學鍵知識,涉及到化學反應的本質、共價鍵數(shù)目的確定、共價型物質的熔沸點等,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值得同學們品味和反思。本題容易出錯之處在于化學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情況的判斷。
例4. 寫出 、 的電子式。
解析: 是離子化合物,Cl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O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各種原子要達到穩(wěn)定結構,Cl與O之間要形成1對共價鍵,且得到Na原子失去的電子,故其電子式為 。S、O原子最外層均為6個電子,C原子最外層為4個電子,S、O原子分別與C原子形成共價雙鍵,從而都達到8電子結構,故其電子式為 。
答案:
評析:電子式的書寫首先要分清是共價化合物還是離子化合物。書寫時一定要按照書寫規(guī)則進行,特別要注意原子的排列和原子與離子的電子數(shù)目。
例5. 在H、Na、O、Cl四種元素中,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有_________;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共價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寫出氯的氧化物)。
解析:離子化合物是由陰、陽離子構成。一般情況下,典型金屬與典型非金屬相互作用,通過電子得失可形成陰、陽離子。共價化合物是由不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
答案:NaH、 、 、 ; 、 、
評析:離子鍵形成的條件是原子間得失電子形成陰、陽離子,電子得失常發(fā)生于金屬元素原子和非金屬元素原子之間。共價鍵形成的條件是原子間形成共用電子對,共用電子對常存在于非金屬元素的原子之間。根據(jù)是否有活潑金屬元素參與可判斷形成化合物的類型。本題出錯之處在于容易忽略 、 、 。
化學鍵典型例題評析的所有內容就是這些,化學網預祝廣東考生金榜題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76136.html
相關閱讀:2017年高考化學高頻考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