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四十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
注釋】:①煙蘿:草樹茂密,煙聚蘿纏。
②沈腰:南北朝時詩人沈約在朋友信中有
“
老病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移孔
”
的句子,后人用
“
沈腰
”
指人瘦 ;潘鬢:晉代文學潘岳在《秋興賦序》里說他三十二歲時頭發(fā)就開始花白,后以
“
潘鬢
”
作為中鬢發(fā)初白的代稱。
8、這首詞的上篇寫了四十來家園的哪些景象?“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用了什么藝術手法?(6分)
9
、這首詞中怎樣運用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結合上下篇作簡要分析。(
5
分)
參考答案:
8
、山河遼闊,宮闕巍峨,花草茂美(2
分,兩點3
分,三點4
分);化用典故(2
分)
9
、上闋極言太平繁華景象,(1
分)下闋寫詞人被俘后的凄涼生活,(1
分)兩相對比,烘托出了作者深沉的哀愁。(答出“哀愁”類或者“亡國之痛”或“離別之苦”類即可得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07115.html
相關閱讀:《[雙調]沉醉東風 重九》閱讀答案
《長門怨 齊浣》閱讀答案及解析
《帝臺春》閱讀答案及解析
閱讀《小孤山 戴復古》
《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點絳唇 元好問》閱讀答案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