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①
藉幾多香,但見包藏?zé)o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fēng)不起!
注釋:①
?,同“
醞”
。
(1)
這首詞的上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梅花的?(3
分)
(2)
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4
分)
參考答案:
lO
.(1)
色、態(tài)、香、意.(每點1
分,答出3
點即可,多答不扣分)
(2)
表達(dá)了捧遣愁悶,珍惜良時的情感(2
分);氣候的轉(zhuǎn)換亦如人世的風(fēng)云突變,不可意料.(2
分)(意思對即可)
附2
:詞欣賞
這是一首著名的詠梅詞,傲立霜雪,一枝獨秀的梅花是歷來文人墨客的吟誦對象,特別是宋代詠梅詞更多,其中能盡得梅花神韻的上乘之作卻并不多見,
清照的這首《玉樓春》當(dāng)屬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寫活了梅花,而且活畫出賞梅者雖愁悶卻仍禁不住賞梅的矛盾心態(tài),
首句以“
紅酥”
比擬梅花花瓣宛如紅色凝脂,以“
瓊苞”
形容梅花花苞美好.都抓住了梅花特征,用語準(zhǔn)確,“
肯放瓊苞碎”
者,是對“
舍苞未放”
的巧妙說法,用詞新巧.顯示了詞人獨出心裁的創(chuàng)造性.
上片皆從此句生炭。“
探著南枝開遍未”
,便是完轉(zhuǎn)說出梅花未盡開放.初唐時李嶠《梅》
詩云:“
大庚斂寒光,南枝獨早芳.”
張方注:“
大庚嶺上梅,南技落,北枝開.”
如今對南枝之花還須問開遍未,則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三、四兩句。“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zé)o限意”
,是對偶句,仍寫未放之花.“
醞藉”
、“
包藏”
,點明此意,而“
幾多香”
、“
無限意”
,寫梅花生開后所發(fā)的幽香,所呈的意態(tài),精神飽滿.慧思獨運.
詞上片主要寫梅之情態(tài),下片寫賞梅之人.“
道人”
是作者的自稱,意為學(xué)道之人,“
憔悴”
和"
悶”
、“
愁”
.講李清照的外貌與內(nèi)心情狀,“
春窗”
和“
闌干”
交代客觀環(huán)境,表明她當(dāng)時困頓窗下,愁悶煞人,連闌干都懶得去倚.這是一幅名門閑婦的春愁圖.
不寫梅花的盛開,卻由含苞直跳到將敗,這是詠梅的奇筆,寫賞梅卻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悶,這是賞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
?(nuó
揉搓)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清平樂》)的心態(tài),,
此詞作于晚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寫法恰好能傳達(dá)出當(dāng)時正常的心態(tài).雖然心境不佳,但梅花還是要賞的,所以“
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fēng)不起”“
休”
字這里是語助詞,含罷了的意思,這是作者心中的話:想要來飲酒賞梅的話便來罷,等到明天說不定要起風(fēng)了呢!此句隱含著莫錯過大好時機(jī)且舉杯遣懷的意味,
詠物寄志,或詠物抒情是古詠物詩的兩大格調(diào).
清照詞是詠物抒情詩中的上品,這首詠梅詩盡得梅花之詩.也盡似詞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選自《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86632.html
相關(guān)閱讀:許渾《金陵懷古 玉樹歌殘王氣終》閱讀答案
《訪中洲(宋)姚鏞》閱讀答案
《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閱讀答案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戲作漁父詞》閱讀及答案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送魏二》對比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