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至高陽傳舍③,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于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shí)。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jì)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qiáng)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dá)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qǐng)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nèi)應(yīng)。”于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hào)酈食其為廣野君。
注:①握?:同“齷齪”,指器量狹小,拘泥于小節(jié)。②里中:同鄉(xiāng)。③傳舍:古時(shí)供往來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豎儒:罵人的話,指無見識(shí)的儒生。豎,豎子,小子。
1.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諸將徇地過高陽者數(shù)十人
B.臣善其令,請(qǐng)得使之,令下足下
C.酈生曰:“弟言之。”
D.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dá)之郊也
答案:C解析:C項(xiàng),“弟”,但,只管。
2.下列各組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C.①臣善其令,請(qǐng)得使之,令下足下
D.①延酈生上坐,謝之
答案:C
解析:C項(xiàng),兩個(gè)“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動(dòng)詞,可譯為“交好”。A項(xiàng),介詞,憑/介詞,把;B項(xiàng),連詞,于是,就/副詞,才;D項(xiàng),道歉/感謝。
3.以下五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酈生“狂”的一組是(
答案:B解析:②⑤并不能表現(xiàn)其“狂”。
4.下列對(duì)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答案:A解析:A項(xiàng),“陳留高陽縣中的賢士和豪強(qiáng)卻不敢隨便役使他”,不僅僅因?yàn)樗攀幉涣b,還因?yàn)樗牟胖浅,可以說“不敢”中包含著敬畏。
5.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從游,莫為我先。(4分)
(2)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3分)
(3)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dá)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3分)
參考答案:
(1)我聽說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許多遠(yuǎn)大的謀略,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隨的人,(只是苦于)沒人替我介紹。
(2)沛公并不喜歡儒生,許多人頭戴儒生的帽子來見他,他就立刻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在里邊撒尿。
(3)
解析:(1)注意“易”“從游”的意思及“莫為我先”的句式特點(diǎn)。(2)注意“好”“溲溺”的意思及“諸客冠儒冠來者“溲溺其中”兩句的句式特點(diǎn)。(3)注意“夫”“沖”“其”的意思及本句的句式特點(diǎn)。
【參考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09338.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學(xué)語文(新課標(biāo))古詩賞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閱讀答案及賞析
杜甫《孤雁》閱讀答案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閱讀答案
高三語文古代詩歌閱讀練習(x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