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8、A 解析:謀,圖謀。
9、C解析:都是承接連詞。A.前一個“到”,動詞;后一個 “在”,介詞。B.前一個是動詞,到。后一個是代詞,代“自夜相擊”的情況。D.前一個動詞,“結(jié)交”。后一個“跟”,介詞。
10、B解析:A.原文第三段“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說的是莊子的劍。C.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庶人之劍。D.主旨是勸說趙文王要在其位謀其政,做君主應(yīng)做的事情。
11、①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對斗劍的喜愛。
②在趙國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③ 您歇著吧,到館舍等待命令。
參考譯文:
從前趙文王喜歡劍術(shù),劍士三千多人紛紛擠進門希望成為他的門客,在他面前,日夜搏擊,每年死傷的多達100多人,趙文王仍然喜好這件事不厭倦。這樣過了三年,國家日益衰弱,各諸侯都圖謀他的國家。太子悝很是擔(dān)心他,招募左右的人說:“ 哪個人能說服大王制止那些劍士,賞賜他千金。”左右的人說:“莊子應(yīng)當(dāng)行。”
太子就派人用千金送給莊子,莊子不接受。莊子和使者一同前往,見到太子說:“ 聽說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終止大王對斗劍的喜好,假使我向上說服大王時卻違背了大王的意圖,向下不敢面對太子,那么自身也受刑而死。我還能安心接受金子嗎?假使我向上說服大王,向下敢面對太子,在趙國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說:“ 對。我們大王見到的,只有劍士了。”莊子說:“對,我擅長舞劍。”太子說:“現(xiàn)在您如果穿讀書人的衣服來見大王,事一定不會成功。”莊子說:“ 請允許我準(zhǔn)備劍士的服裝。”準(zhǔn)備劍士服裝三天,才拜見太子。太子和他去拜見趙文王。
莊子進殿門時小步快走,看見文王也不下拜。文王說:“ 你想拿什么教育我?”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歡劍,所以拿劍來見大王。”王說:“你的劍為什么能進宮殿?”莊子說:“我的劍,十步殺一人,千里也不留下行跡。”王非常高興,說:“ 天下無敵了。”莊子說:“ 舞劍的人,故意把破綻露出來,用小利引誘對手,然后擊發(fā),反而能占得先機。希望能夠試一試。”王說:“您歇著吧,到館舍等待命令。等安排好斗劍的場面再來請您。”
王就讓劍士較量7天,死傷的有六十多人,剩下的五六個人,讓他們捧劍到殿下,就召莊子。王說:“今天試著讓那些劍士比劍。”莊子說:“ 我已經(jīng)看很久了。”王說:“ 您抵御的武器,長短怎么樣?”莊子說:“我捧的這把就可以。然而我有三支劍,只等王用,請先說后試。”
王說:“希望聽您說三劍。”莊子說:“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王說:“天子劍怎么樣? ”莊子說:“天子的劍,用燕石做鋒,齊岱做刃,包容四方,囊括四季,按五行控制,憑獎懲決斷,向上能砍斷天上的浮云,向下能穿越大地。這把劍一使用,制服諸侯,天下都臣服了。”文王茫然像失去了自我一樣,說:“諸侯的劍怎么樣? ”莊子說:“諸侯的劍,把勇士作為鋒口以清廉之士為刃,向上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向下順應(yīng)四時規(guī)律,切中百姓利益來使四鄉(xiāng)百姓安定。這劍一用,四境之內(nèi),役有王誠心服從聽從您的命令的。”王說:“平 民的劍怎么樣? ”莊子說:“平民的劍,像頭發(fā),突出的鬢角,垂下的帽 子,互相怒目而視卻都說不出話,在前面互相搏擊,向上斬頸項,向下殺肺肝, 和斗雞投什么區(qū)別,一早晨命就沒了,沒有辦法用在國事上,F(xiàn)在大王有天子之位卻喜好平民的劍,我私下認(rèn)為大王看不起自己。”
王就牽他走上宮殿,割肉的人送上食物,王圍繞他看三次。莊子說:“大王安心坐下穩(wěn)定心氣,劍的事情己經(jīng)陳述完了。”于是文王三個月不離開宮殿, 劍士都穿劍服死在他們的住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26704.html
相關(guān)閱讀:《閣夜》閱讀
《淇上送趙仙舟》閱讀答案
《殘春旅舍 韓?》閱讀答案及解析
《水調(diào)歌頭?李太白畫像》閱讀答案
《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