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卜算子?獨自上層樓》譯文注釋_《卜算子?獨自上層樓》點評_程

編輯: 淡泊明志 關(guān)鍵詞: 愛情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卜算子·獨自上層樓
[宋] 程垓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
望以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
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
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注釋】

①西飛雁:從西邊飛回之雁(相傳雁足能傳書)。
②蛩(qióng),蟋蟀。

【評解】

這首詞抒寫離人相思之情。上片寫獨自登樓,望斷青山,直至夕陽西下,卻不見歸
雁傳書。下片寫獨自下樓,而樓下蛩聲,黃昏月上,凄涼況味,依舊令人斷腸。全詞含
蓄和婉,意境清幽。
程垓的《卜算子》一詞以寫情見長,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yōu)槭,她的感情逐漸由平緩轉(zhuǎn)向激烈,沉默無語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腸寸斷。觸景生情,徘徊悱惻,感情一直沒有完全道破,但作者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大家都可從字里行間悟出。
詞的上片,寫上樓盼望,時間是白天。獨自一人,登上層樓,取登高望遠之意。但極目遠眺,唯見青山綿邈天際而已!斑h”,是青山遙遠,更是主人公放眼所望之遠,得“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句意。自然,所望不在青山,而在于“人 ”。但是,直望到斜陽欲盡,光線模糊,不能再遠望之時,還是不見那人的影子 ,連點兒消息也沒有盼到!雁,用雁作傳書之典,事見《漢書·蘇武傳 》!安灰娢黠w雁”,即沒有盼到從遠方傳來的音訊。“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在外之人,當歸不歸,主人公的情真意切、望眼欲穿、焦急徘徊,種種情緒,一切盡在不言之中。但她并不心灰意冷。于是詞的下片寫主人公于夜色入高樓之后,又獨自走下層樓,在樓下徘徊等候。但庭院寂寂,唯有蛩(蟋蟀)聲如泣如怨而已。以蛩聲襯寂寞,再以蛩聲的凄怨,暗寫主人公的情懷。至此,始寫出主人公的“怨 ”。既全日翹首樓頭,又繼之以夜,始終不見那人歸來 ,“怨”所由生焉。詞的最后兩句,寫黃昏月上,這正是與所愛的人相會的時刻,而主人公卻依然形影相吊 、徘徊樓下,不見人歸,不禁由怨而悲,柔腸寸斷矣。著“依舊”二字,可見如此盼人,如此失望 ,已非一日,女主人公的懷念之深,盼望之切,由此可略見一斑。
這首詞所展示的內(nèi)容主要是:人在遠方他鄉(xiāng),親人日夜思念,在外呆得越久,懷念之情愈濃,日夜翹首盼望 ,不見歸來 ,令人柔腸寸斷。從詞中寫得的“柔腸”和那不勝感嘆的悠悠柔情來看,詞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少婦;所思念的人,便是她的丈夫。在這首詞中,作者僅寫主人公在樓上樓下的活動。從此看來,作者似乎是在漫不經(jīng)心,信手拈來,但仔細一讀,卻娓娓動人,令人難以忘懷。作者熟悉生活,善于揣摩翹望者的心理狀態(tài):白天盼人,自然是上高樓,越高越得其深,南朝民歌“望郎上青樓”是也。梁元帝《蕩婦思秋賦》:“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 !”也是白天登樓盼人,與此詞同一境界。晚上盼人,則在樓下,徘徊庭除,所謂“玉階空佇立”是也。若仍在樓上,則失其真。當然,也有一直守在樓上的,姚令威《憶王孫》寫“樓上情人聽馬嘶”便是,那是情人偷情,未敢明目張膽,寫的是特定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李清照《聲聲慢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自是丈夫已死,無人可盼的寫照。所以雖僅寫樓上樓下,已深得生活真實,故語不雕琢,反覺字字真切感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75559.html

相關(guān)閱讀: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_全詩賞析
《長恨歌》譯文注釋_《長恨歌》點評_白居易的詩詞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原文_翻譯和賞析_白居易
山亭柳?贈歌者原文_翻譯和賞析_晏殊
長相思三首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