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否按最新大綱編寫。通?佳姓未缶V變動較大,所以選資料時一定要注意。
二、是否符合復習規(guī)律。每一科的復習都具有明顯的輪次,一般是三輪,每一輪又各有特點,資料也應具有相應的針對性 學習方法。因此,第一輪復習不要輕易購買什么“沖刺”、“模擬”之類的輔導書;最后一輪復習也不要回頭去買什么“大全”。最好是能按照復習進度選購相應的一套資料,效果會比較好。
三、是否有時效性。最典型的就是時事政治。每年要到9月份等黨和國家重大會議結束以后,時政內容才能大體確定,再花上一段時間整理編纂,再快也要到10月才成熟。9、10月份就擺上市場的往往內容不全、重點混亂或粗制濫造,其目的就是拔個頭籌先掙錢。
四、編寫質量如何。這是判斷的核心。比較省事的辦法是看出版社。權威出版社因為要顧及長期效益和招牌,對所出的書籍把關嚴格,質量較高;而一些“野路子”型的出版商,則抱著“撈一把就跑”的心理,質量自然上不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35238.html
相關閱讀:高考最后10天復習計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