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其他教學活動: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大班其他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活動簡介:

  樹木森林對維護自然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F(xiàn)在,由于亂砍亂伐現(xiàn)象頻繁,森林日趨匱乏,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嚴重失衡。為了培養(yǎng)生活再都市地孩子從小具有愛護樹木、森林地意識,我們以樹為主體,設計了此活動;顒又,我們以幼兒自己探索、尋找為主,鼓勵他們去找關于“樹木”資料、去發(fā)現(xiàn)“樹木的用途以及大量樹木被砍伐后造成的危害”、去爭辯“樹能不能砍”……幼兒在自己的收集資料、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樹木的用途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fā)孩子對森林現(xiàn)在所面臨的危機感到憂慮的情感,萌發(fā)孩子保護森林的意識,同時使保護森林這個較大較遠的命題和現(xiàn)實以及“人口*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結合起來,讓幼兒體會到我們小朋友該怎么做。另外,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逐漸學會一種自我探索、主動學習的方法。

  我們相信由孩子自己討論的這個“樹能不能砍”的問題,教學效果比直接向他們講人與樹木的關系、人要愛護樹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活動思路:

  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探究心里強,對事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雖然森林離現(xiàn)實生活比較遠,但組成森林的基本單位—“樹”就在幼兒身邊。樹木制成品如家具、玩具和紙張、鉛筆等也離幼兒生活非常近。為此,我們通過到森林公園、恒大花木世界等親身體驗感知;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孩子探索發(fā)現(xiàn)以及觀看錄像、動手操作、參與評判、讓幼兒自己回家尋找的資料,在同伴面前進行交流、出點子想辦法等等形式,讓幼兒在一番探索后自由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收集資料是探索型活動中能充分調動積極性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一味地由教師提供知識、口訴,幼兒在活動中外于被動的“認知狀態(tài)”,就會覺得無趣,會遏止他們好奇心和探究欲。雖然記住了,但也是短暫的,膚淺的。因此,我充分提供探索空間,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尋找樹木能不能砍”的活動,自己尋找和自己觀點相同的資料,讓幼兒了解樹木對人的利弊之處,知道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從而激發(fā)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引起興趣、出示資料

  (目的:引出主題,激發(fā)交流愿望)

  二、幼兒分組交流活動

 。康模和怀鰳淠懿荒芸车拿埽

  三、提出質疑,進一步探索

 。康模豪斫鈽鋵θ说挠猛疽约斑^渡砍伐后造成的危害,引導幼兒從我做起,想辦法出注意,以及引出下一階段探索的內容)

  活動過程:

  【活動目標】:

  1、了解樹的用途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萌發(fā)幼兒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學習方法,鼓勵幼兒愿意學習。

  【重點與難點】:

  1、讓幼兒了解樹木對人類的好處以及過渡砍伐樹木后造成的危害。

  2、讓幼兒初步理解“砍與不砍”之間的矛盾。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前一階段非正規(guī)活動中關于樹木—森林等知識經驗。

  2、幼兒自己從各方面收集有關“樹木”的資料。(如:圖片、錄象、照片、實物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成兩組,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

  1、老師:上一次活動結束時留了一個問題:“樹能不能砍?”我們小朋友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蘋果隊的小朋友認為“大樹可以砍”,而菠蘿隊的小朋友卻認為“大樹不能砍”。我知道你們這幾天從各種渠道(如:爸爸媽媽這里、網上、電視、報紙、書等等)找到了許多的資料、都有了自己的理由。現(xiàn)在就先請你們把找到的資料展示在兩塊板上。

  2、幼兒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

  3、個別幼兒介紹

  師:“你們找到了那么多的資料。這些資料你是從哪里找來的,請你說說你的觀點和理由。”(老師對幼兒的理由均表示同意)“還有誰想說說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二、幼兒交流活動:幼兒分成兩組,開始相互講述自己的理由。

  1、師:“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想說說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那么現(xiàn)在請你去找一個和你意見不同的小朋友,把你的理由告訴她”

  2、請幼兒相互交流,分別趙對方的幼兒說理由。

  如:一幼兒說:我認為樹可以砍,因為樹可以做家具<出示自己帶來的照片>這就是我家的家具,就是用家具做的,很漂亮。又如:另一幼兒說:我覺得樹不可以砍,<出示錄象>讓其他幼兒了解樹木砍掉會發(fā)洪水的,等等。

  3、共同看黑板,請個別幼兒講述。(比較典型的意見和內容)

  師A:“剛才你是怎么用你自己的理由來說服對方的?(請兩位幼兒講述)或組織幼兒一同觀看錄像、碟片磁帶等。”

  師B:“有的小朋友還找來了錄像、碟片磁帶等,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磁帶里講了些什么?”

  師C:(問整體)你們是否同意“蘋果隊”的意見——樹可以砍。“菠蘿隊”,你們呢?

  三、提出質疑,進一步探索

  1、師小結:看來你們都沒有辦法說服對方接受你們的意見。那怎么既能滿足我們生活、游戲中的需要,如做家具、桌子、積木等好東西,又不會因為砍了過多的樹木而引發(fā)許多的災害。如:“洪水”、“小鳥沒家”等,我們一起動動腦筋,想些好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看看哪一組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多。(引發(fā)幼兒探索以及學習的興趣)

  2、討論解決的辦法

  3、結束:剛才我們想了許多的好辦法,等一會請你做“綠色娃娃”把這些好辦法去告訴別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蛘哒埬阌變夯厝ピ倮“錄象、VCD、翻閱圖書、圖片”等方法找找和想想解決的方法。下一次我們繼續(xù)討論。

  活動效果:

  1、本次活動,讓孩子在自己尋找資料、探索樹木、以及辯論式的討論“樹能不能砍”的過程中,了解了樹木對人類的廣泛用途。如:樹木可以做成家具、木制玩具、可以防止噪音等等,知道了我們生活中的確離不開它。

  2、讓孩子了解了由于人類的大量的砍伐樹木,破壞了生存平衡,造成了許多的危害。如:洪水泛濫、沙塵暴……

  3、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尋找以及父母的幫助,認識到了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知道要從自己做起愛護小樹苗,不折樹枝、不摘花等等。

  4、孩子們把自己所學到的資料向家長宣傳。很多家長都在活動后,收到了教育、紛紛表示:孩子那么小,就知道愛護樹木。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向孩子們學習,愛護樹木,愛護我們周圍的綠化。

  5、另外,孩子們還穿著著漂亮的“環(huán)保服飾”,拿著自己繪畫的“宣傳畫”,走進社區(qū),用自己稚嫩的話語向社區(qū)的居民宣傳“樹木的用途”。如:“叔叔、阿姨,請您們和我們一起愛護大樹”、“大哥哥、大姐姐不要折樹枝,小樹會疼的”、“爸爸、爺爺,為了我們的空氣清新,請別再吸煙了”……通過這個延伸活動,既使孩子們通過親自參與各種豐富多彩的環(huán);顒樱米约旱膶嶋H行動來關心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又使家長、居民們在看演出、看繪畫作品等的過程中受到了一次環(huán)保教育。

  活動評價:

  教師的活動內容“樹木”來之于幼兒感興趣和一直爭論不休的命題。教師課前讓持各自觀點的幼兒分別尋找資料。這正體現(xiàn)了“二期課改”和EPD的精神——“主動參與”。在小組教學時,教師給予幼兒充分展示自己材料和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在這種活動中,從分的體現(xiàn)了EPD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參與、關注社會、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參與、預習探究、綜合滲透、合作討論”兩個十六字的方針。幼兒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與幼兒共同成為學習者、探究者,是正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動中的及時的反映。因此,盡管是大班幼兒,但是發(fā)表自己觀點時頭頭是道,非常想說、敢說、愿意說。我們在活動中,可以看到由孩子自己討論的這個“樹能不能砍”的問題,教學效果比直接向他們講人與樹木的關系、人要愛護樹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38838.html

相關閱讀:大班綜合活動:大家來玩沙
大班綜合活動??畫味道
大班綜合活動《情系汶川》
大班其他教案:生日會
大班創(chuàng)編舞蹈: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