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有意懲罰與錯誤行為的關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人為后果從錯誤行為中延伸出來,有意懲罰與錯誤行為不直接相關。

榮榮喜歡坐在低矮的露臺上邊玩邊往樓下看,雖然有欄桿,但看著還是很危險。媽媽給他設定了人為后果:要么在地板上玩,要么下樓到院子里玩,這兩個規(guī)則要求都與孩子的錯誤行為直接有關。

有意懲罰則是打屁股、罰站等與錯誤行為沒有直接關聯(lián)的方式,反而讓“屁股”和“腿”成了替罪羊,這是從“負面教訓”了孩子,孩子從中只明白一個道理,如果做某件事情,屁股會受罪;為了保護屁股,以后不要做那件事。人為后果則是“正面教育”孩子,孩子懂得兩個道理:做某件事情是不符合規(guī)則的,應該怎樣做才是符合規(guī)則的。

★人為后果關注的是現(xiàn)在,有意懲罰關注的是過去。

有一次,媽媽帶穎穎到同學家里玩,已經(jīng)很晚了,該睡覺了,穎穎還不愿意走,最后媽媽強行把她抱回家了。第二天,穎穎提出還要到同學家里玩,有意懲罰的教育方式就是你昨天表現(xiàn)得不好,今天不帶你去了,人為后果的教育方式則是提前預防,約法三章,媽媽說走的時候得走,不能像昨天一樣又哭又鬧地不走,否則下一次媽媽就不帶你去了。

可見,有意懲罰具有報復性,人為后果則具有建設性。

★ 人為后果的態(tài)度是溫和而堅定,有意懲罰的態(tài)度是厭煩和粗暴。

使用人為后果的父母比較冷靜和理性,規(guī)則底線不動搖,但是對孩子的說話嗓門不大,語速不急;有意懲罰則表現(xiàn)出不耐煩、生氣甚至怒氣沖天或粗暴無禮,但是效果并不見得好。

3.選擇權限法

讓孩子既遵守規(guī)則又放松自由,父母可以從改變說話方式做起,讓孩子學會“做選擇題”,訓練有素的“超級孩子”也將學會參與設計“選項”,并從中提高自己的自由能力。

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歡玩電話,但是當大人需要接打電話的時候,孩子的游戲就具有干擾性了。當你正在接聽一個電話的時候,孩子一會兒要摁鍵,一會兒拽你的衣服,一會兒制造出各種噪音,你會怎么辦呢?

習慣于批評和懲罰方式的父母要么把孩子訓斥一頓,或者“啪”一下打在孩子摁鍵的小手上,后果將變得更加糟糕,“兩敗俱傷”——孩子哭了,家長生氣了,電話也不愿意打了。

尊重孩子自由的媽媽將出這樣一道選擇題:“媽媽打電話的時候,你可以做三件事,要么安靜地呆在這個房間自己玩,要么到另一個房間,要么等媽媽打完電話你再打,你要選擇哪個?”如果孩子選擇前者,卻仍然打擾你打電話,你就請對方暫等一會兒,把孩子抱到另一個房間,他不愿意也不行。這樣他就明白,要享受與你呆在一起的自由,就得尊重你打電話的自由。

選擇權限法尊重和征求孩子的意見,兼顧了孩子的自由精神和規(guī)則意識,因為選項中包含了孩子除了不能做某事以外,可以做的很多事情,暗示了孩子在不侵犯別人自由的同時可以享受的自由很多。而直接命令孩子做其中一件事是比較武斷的,孩子可能恰恰不愿意做那一件事,如果他提出要看電視、吃東西、玩某個玩具,反而豐富了選項內(nèi)容,你給了他自由,自己也有了打電話的自由,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選擇權限法使父母把自由民主與堅定規(guī)則有機結合起來,孩子學會選擇則是自由精神和遵守規(guī)則的有機結合。長期與孩子這么打交道,有助于孩子形成既規(guī)則又自由的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1430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