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今年2歲5個月,膽子特別小,在外面別人大聲說一句話,就嚇得不敢在那玩,吵著要回家。前幾天,在我姑姑家玩,姑姑家的孩子在訓(xùn)鄰居家的孩子,我兒子就嚇得非要回家,再也不愿去我姑姑家,無論我怎么說就是不愿去,到現(xiàn)在還不去。我都快頭痛死了,我該怎么引導(dǎo)孩子不那么膽小。
當(dāng)你的孩子異常膽小時,作為父母,要逐步引導(dǎo)孩子戰(zhàn)勝恐懼,走出害怕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媽媽總會抱怨自家小孩膽子太小,比較怯弱、靦腆,不愛說話。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也比較孤僻,不大合群,在幼兒園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參加活動稍微不順利就哭哭啼啼。想要讓這些孩子變得膽大起來,應(yīng)該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父母要做好表率。
可以想象,一個家庭里面父母本身就是比較怯弱的人,他們的小孩比較大膽的可能性就很小。很多媽媽們看到蛇、老鼠等動物是反應(yīng)強烈,小孩看在眼里也會覺得動物很可怕,不敢輕易接觸。父親如果在日常交際中也畏首畏尾,比較怯弱的話,對孩子只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馬上就能仿效爸爸的做法,在與人交往中比較被動。所以,要想孩子擺脫怯弱,父母自己首先就應(yīng)該做好表率。
其次,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游戲和體育活動。
游戲能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小伙伴,習(xí)慣與人的互動行為,這樣能在不知不覺中弱化孩子的怯弱心理。父母應(yīng)該明白,一個孩子不敢與人交往,很大程度上不是不愿意交往,只是因為不熟悉。通過游戲讓幼兒慢慢熟悉這種交往形式之后,幼兒就能慢慢放開,接納更多的伙伴,全身心投入游戲當(dāng)中。體育活動是一種開闊的運動,不僅讓幼兒擁有更多的活力,更能讓他們感受到身體和心理更大力量的沖擊,對幼兒的性格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最后,給孩子更多嘗試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會做,與其讓他犯錯誤還不如自己代勞。其實,這是一種很錯誤的想法。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孩子永遠邁不出這一步。當(dāng)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對的時候,發(fā)覺自己完全沒有相應(yīng)的能力,從而造成沮喪和怯弱的心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盡可能地給孩子更多嘗試失敗、嘗試成功的機會,抗挫折能力提高之后,孩子對自身能力的恐懼感就會減少。
父母可以這樣告訴你的孩子: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事或?qū)δ澄锂a(chǎn)生害怕或恐懼的心理,孩子有、大人也有。但不管我們遇到什么,我們都應(yīng)該邊害怕邊做,邊失望邊做!我們要接受所有的一切——好的不好的,我們不用停下來等害怕,我們不會被害怕戰(zhàn)勝,我們總會戰(zhàn)勝它!我們會快樂地戰(zhàn)勝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5647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