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把你的玩具借給小朋友玩一玩!”
“我不!”
“你真貪心!”
“我不是貪心!”
在家里,他經(jīng)常搶奪雙胞胎弟弟的玩具,惹弟弟大哭。因此,老挨母親的罵。但是,他的貪心的毛病總也改不了。
兒童的心理分析:
“物欲”較重的孩子,大家給他起個綽號叫“貪心”。表面看來,寧寧的確是對“物”貪戀。但是,寧寧果真是個被“物”所惑的孩子嗎?
他盡管霸占玩具,貪得無厭,可是他既不愛護這些玩具,也不拿它玩,更看不出他占有了這些玩具有什么快樂的樣子。他對這些玩具也沒有流露出心愛、珍惜和體貼之情。
他獨占了玩具,果真就滿足了嗎?他坐在玩具中間,既不表示欣賞,也不表示高興,這種現(xiàn)象能稱得上貪心嗎?他本人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那么貪得無厭。
媽媽的高招:
當(dāng)幼兒表現(xiàn)出貪得無厭時,大人的眼睛不要只顧去看“物”,而是要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兒童的“感情”方面。
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孩子并不是對“物”本身貪戀執(zhí)著,而是為了用該“物”來“補償”別的某種東西。
比如,當(dāng)他感到母親的愛被弟弟奪走了時,他感到不滿而又寂寞。從而,一心一意地去奪取“物”來代替母愛。但是,“物”只不過是一種補償,無論拿到多少,都得不到真正的滿足。于是他越發(fā)起勁地去搶奪東西,因此,別人就把他看成是個貪心的孩子。
理解到這一點,如何對待寧寧的做法也就不言而喻了。母親應(yīng)該經(jīng)常與他談心,增強母子感情,充分給予母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64182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