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實(shí)篇
顏之推
名之與實(shí),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 而責(zé)妍影于鏡也。
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yù)顯而然諾虧。人之虛實(shí)真?zhèn)卧诤跣,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dāng)于爾時,自以巧密;后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后居喪,哀毀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嘗于苫之中,以巴豆涂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①,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xué),疑彼制作,多非機(jī)杼②,遂設(shè)燕③言,面相討試。竟日歡諧,辭人滿席,屬音賦韻,命筆為詩,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韻。眾客各自沈吟,遂無覺者。韓退嘆曰:“果如所量!
鄴下有一少,出為襄國令,頡自勉篤。公事經(jīng)懷,每加撫恤,以求聲譽(yù)。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齋梨棗餅餌,人人贈別,云:“上命相煩,情所不忍;道路饑渴,以此見思!泵袷Q之,不容于口,及遷為泗州別駕,此費(fèi)日廣,不可常周。一有偽情,觸涂④難繼,功績遂損敗矣。
或問曰:“夫神滅形消,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⑤鳥跡耳,何預(yù)于死者,而圣人以為名教乎?”對曰:“勸也,勸其立名,則獲其實(shí)。”且勸一伯夷,而千萬人立清風(fēng)矣;勸一季札,而千萬人立仁風(fēng)矣;勸一柳下惠,而千萬人立貞風(fēng)矣。故圣人欲其魚鱗鳳翼,不絕于世,豈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蓋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注]①童豎:童仆。②機(jī)杼:比喻詩文的構(gòu)思和布局。③燕:通“宴”,宴席。④觸涂:處處。⑤?háng:(鳥獸的)腳印。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但察之未熟耳 熟:熟練
B.竟日歡諧 竟:整,從頭到尾
C.及遷為泗州別駕: 及:等于
D.豈不弘哉 弘:偉大
3.下列句子,全都是“求虛名”做法的一組是(3分)
①伯石讓卿,王莽辭政
②以孝著聲,前后居喪,哀毀逾制
③以巴豆涂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
④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
⑤握手送離,或赍梨棗餅餌,人人贈別
⑥四海悠悠,皆慕名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對原文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作者認(rèn)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實(shí)的,往往清名播揚(yáng)但金錢暗入,信譽(yù)昭著但許諾有虧。
B.東菜王朝晉明懷疑某一士族徒有虛名,于是設(shè)宴敘談,以作詩試探,結(jié)果驗(yàn)證了他的想法。
C.人一旦有了虛假的行為,后面沒辦法處處相繼周全時,那么原先的功績也就會隨之而毀。
D.圣人用前人之名教育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可勸勉世人立名,一方面可以從中獲得實(shí)惠。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zé)妍影于鏡也。(3分)
(2)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3分)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uedu/wenyanwen/502560.html
相關(guān)閱讀:“公輸”翻譯
“煜字重光,初名從嘉,景第六子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竊糟》閱讀附答案
閱讀下面《論語》中的兩個片斷,回答下面問題閱讀答案
《贈醫(yī)者湯伯高序》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