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機構(gòu)的一次培訓(xùn)課上,一位家長分享了一個故事:
草原上,一只藏羚羊,在孤獨的游蕩,不知不覺,它經(jīng)過了一個獵人的家門。獵人打開家門,大喜過望,拿起了自己的獵槍,對準了藏羚羊。奇怪的一幕發(fā)生了,藏羚羊并沒有逃生,而是一步一步走近獵人。就在獵人感到奇怪的時候,羚羊突然沖著獵人跪了下來,眼中流出了淚水。雖然疑惑,獵人還是打死了藏羚羊。直到剖開了藏羚羊的肚子,疑惑才被解開:藏羚羊的肚子里,已經(jīng)有一只小羊!
故事中,藏羚羊?qū)τ诤⒆拥膼圩屓穗y以忘卻,小羊的生命依賴于母親的生命。人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親,以及自己做母親的情景,那種心情和這只藏羚羊沒有分別。因為母愛是一種天性的、深沉的愛,人和動物都不例外。這種生命之愛的能量,恰恰是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的基礎(chǔ)與動力。
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父母突然感到:很多時候,我們想愛孩子,但卻不知道如何去愛?我們感到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愛了孩子,但孩子卻沒有獲得被愛的感覺。這讓我們疑惑:為了孩子,父母連生命都可以付出,為什么卻在愛孩子的時候感到無能為力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4569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