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科學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陳女士的兒子白凈粉嫩,眼睛大大的,是個可愛的乖寶寶。但有件事情讓家人一直擔心,那就是他快兩歲了,還是不會講話,高興的時候就“嗯嗯”地叫,說不出一個完整的詞?粗簧俸退g甚至比他還小幾個月的孩子,都已經(jīng)能說會道了,家人急壞了。

  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其實,這是沒影的事,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小寶寶到了1歲左右就開始牙牙學語,說幾個簡單的詞句,如果到了兩三歲還不會開口說話,醫(yī)學上就稱為言語發(fā)育遲緩。言語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從生理上講,如果孩子的聽力本身有問題或發(fā)音器官不正常,會導致無法正常發(fā)音,比如,孩子若出現(xiàn)舌系帶過短、唇裂、腭裂等異常,就會出現(xiàn)發(fā)聲氣流走向失常和發(fā)聲協(xié)調(diào)困難,影響發(fā)音;如果孩子有聽力障礙,也會影響語言的發(fā)展。如果孩子得了孤獨癥,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會說話。

  不過,大多數(shù)孩子不肯說話是由家庭環(huán)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經(jīng)常把孩子不會說的話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聽,就不愿開口了;也有極少數(shù)家長,強迫孩子說話或把孩子發(fā)音不準當笑料,不經(jīng)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變得不肯開口。

  另外,孩子出生后一直聽著方言長大,孩子周圍的成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孩子學普通話可能會有發(fā)音不準的現(xiàn)象。

  盲目剪“舌筋”傷身又傷心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遲,是因為舌系帶太短。“舌系帶”俗稱“舌筋”,當我們張口將舌抬起時,可以看到一條小的系帶系在舌和口底之間,這就是“舌系帶”。正常“舌系帶”可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可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腭。在新生兒期,“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發(fā)育過程中,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舌尖逐漸遠離舌系帶。

  多年來,在民間一直有著這樣的觀點,“把舌系帶割掉,孩子說話早”,記者從幾家醫(yī)院了解到,經(jīng)常有家長帶著孩子過來要求做手術割掉“舌系帶”,孩子的年齡大多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

  專家說,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能不能說話,說話是遲是早,和舌系帶并沒有關系。嬰幼兒“舌系帶”稍短,不應認為就是不正常,最好觀察到兩歲以后。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說話不清楚,盲目讓孩子接受“舌系帶”手術的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金口常開”

  排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注意訓練孩子的說話意識。比如,對孩子的要求要延遲滿足,盡量讓他說出來,再把東西給他;把孩子說話與游戲結合在一起,如“寶寶接球”,每天穿衣服時說“寶寶伸胳膊”、“腳丫出來了嗎”,以便孩子把腳丫、胳膊、腿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造與小朋友社交的環(huán)境,讓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語言;對大一些的兒童,應加強語言訓練,給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交流的機會,鼓勵小寶寶說話、唱兒歌、講故事等,在他們說話時不要隨意打斷,對言語中的錯誤要耐心糾正,使他們不僅“金口常開”,而且能夠“口若懸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799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