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們常會發(fā)現(xiàn),一頓飯下來孩子沒吃幾口、吃飯時不專心,盡管爸媽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威脅利誘,寶寶還是一口飯也不肯吞進嘴里,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氣之外,更多了一些憐惜。那么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乖乖吃飯的方法呢?請和我一起分擔一下以下所提供的秘訣。
1.大人本身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的習慣。作用家長自身的飲食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2.固定的開飯時刻
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并規(guī)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yǎng)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是垃圾食物更盡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
不下正餐。
4.促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
通常孩子都喜歡擁有屬于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
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yǎng)又豐盛的餐點。
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xié)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
在喂孩子吃飯時,加入一些輕松、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
孩子的吃飯問題不是僅僅為了一項任務,所以請家長在看完以上的秘訣之后,可以讓孩子可以更好的享受“美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694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