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怎樣克服BB的“拿來主義”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歲左右的孩子,會搶奪別的孩子的玩具,或不肯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這并非“強盜”行為,也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自私。作為父母,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孩子處于“自我中心期”時,可以給寶寶一些必要的指導(dǎo),讓寶寶早日建立所有權(quán)觀念。以下這些方法,對正確引導(dǎo)寶寶的“占有欲”,非常有效。

  承認孩子的“所有權(quán)”

  案例

  三歲的小璐在家里大哭,媽媽也一臉怒色,狠狠地盯著小璐。原來,小璐的表妹黎黎剛好比小璐小一歲,媽媽就想收拾一些小璐穿不了的衣服和玩具送給黎黎,可小璐看到媽媽往包里裝這些東西時,就上來拼命搶奪,媽媽講了半天道理也不管用,所以就出現(xiàn)了最開始的那一幕。媽媽特別不明白,這么多衣服和玩具,小璐根本用不了,為什么不愿意分點給妹妹,自己的女兒這么大了怎么這么不懂事?

  媽媽正確引導(dǎo)

  小璐這種行為在許多三歲左右的孩子身上都發(fā)生過,有的孩子寧可把玩具摔壞也不肯給別的小朋友玩。小璐媽不要感到太生氣,這個期間的孩子正處于自我中心反抗期,特別明顯的標(biāo)志就是把所有屬于自己的物品都貼上一個無形的“物權(quán)”標(biāo)簽,她真心實意的認為:這些東西既然是我的,我就有所有權(quán)和支配權(quán)。對孩子的物權(quán)概念,家長應(yīng)該明確支持。如帶著孩子在室內(nèi)走走,告訴他,哪些是專屬于他的東西。當(dāng)孩子對著某樣物品嚷著“我的,我的”的時候,家長可以從旁肯定他。但同時,父母也要教他一些規(guī)矩:“對,這些是你的東西,慢慢說,不可以尖叫,媽媽不喜歡你隨便喊叫!睗u漸地,孩子會走出以自我中心的不利因素,同時還保留了因擁有“物權(quán)”而獲得的自尊和安全感。

  引導(dǎo)誤區(qū)

  父母要認識到,對物品的所有權(quán)和分配權(quán)屬于孩子自己,如果父母強行處理,會降低孩子的自尊,讓孩子產(chǎn)生反抗行為和不安全感,不利于今后與他人安全相處。

  告訴孩子“拿”之前學(xué)會詢問

  案例

  小雅佳已經(jīng)兩歲了,長得非常可愛,很討人喜歡。媽媽帶他去參加聚會時,連朋友家的小哥哥也很喜歡他,熱情地把自己的很多玩具拿出來給小弟弟玩。整個下午,雅佳都笑瞇瞇地在這些玩具中度過,讓媽媽能輕松地和朋友聊天,媽媽大大夸獎了雅佳的乖巧;丶液螅瑡寢尣虐l(fā)現(xiàn)雅佳口袋里放著朋友家孩子的玩具小手槍。后來類似的情況又發(fā)生了幾次,媽媽不得不每次回家前仔細檢查雅佳是不是又順手拿了什么東西,媽媽很不解,雅佳自己有那么多玩具,怎么還喜歡“順手牽羊”呢?

  媽媽正確引導(dǎo)

  “順手牽羊”在兩歲左右的寶寶當(dāng)中非常正常。寶寶長到兩歲時,他們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頭腦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對“你的”、“他的”概念又比較模糊。所以,對一切他們有興趣的東西,都認為是自己的。雅佳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拿回家了,僅僅是因為他喜歡。這時家長可以這樣回應(yīng)他們:“如果你想要這個東西,可以告訴媽媽,讓我看看可不可以?”告訴他在公共場所或別人家里,最基本的規(guī)矩是:“想要什么,在拿起來之前,先詢問大人可不可以!备改副仨氉尯⒆用髁私枧c偷之間的差異,讓他了解“偷”是不對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讓他同樣感到失去喜愛東西的痛苦感受。若發(fā)現(xiàn)孩子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時,應(yīng)先了解其動機,再做適當(dāng)?shù)奶幚恚灰浐⒆右灿凶宰鹦摹?/p>

  引導(dǎo)誤區(qū)

  此時如果媽媽覺得“沒面子”、“沒教育好孩子”而出現(xiàn)沮喪、難過、生氣等情緒,并讓這種情緒影響到孩子,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只是他還不能很好地區(qū)分“自己”和“別人”而已,而不是品質(zhì)出了問題,但有的媽媽不理解,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biāo)簽,是錯誤的。

  灌輸“輪流”、“借用”的觀念

  案例

  3歲多的多多活潑可愛,經(jīng)常做一些讓大人開懷大笑的事情,家人都很寵她。周末有親戚帶著孩子來家玩,小姐姐看上了多多的芭比娃娃,也要玩,但是多多不肯讓給小姐姐,兩個小朋友就搶了起來,媽媽勸多多和小姐姐輪流玩,但多多緊緊抱著娃娃硬是不愿意放手,小姐姐看得不到喜歡的玩具,也哭得驚天動地,大人們沒辦法,最后只好去給小姐姐也買了個芭比娃娃,這場爭奪大戰(zhàn)才算謝幕。

  媽媽正確引導(dǎo)

  就算再慷慨大方,也不可能讓尚不太明白事理的寶寶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讓給別人。下次小朋友來家里玩耍,應(yīng)該把寶寶可能會“割愛”的玩具拿出來一起玩,寶寶最心愛的玩具最好還是放起來的好。孩子搶奪別人的東西時,父母應(yīng)趁機灌輸孩子“輪流”、“借用”的觀念:“你可以先玩這個玩具車,但是再過5分鐘,要讓給小哥哥玩哦!”或是:“那是姐姐的娃娃,你要先問姐姐愿不愿意借給你!碑(dāng)家中來小朋友做客時,父母可以請孩子給小朋友拿飲料、零食等,賦予他責(zé)任感和使命感,當(dāng)他體會到分享的快樂,獨占的心理就不會那么嚴重了。同時,強調(diào)寶寶“借”、“還”的概念也很重要,讓寶寶知道,喜歡的東西可以暫時“借”來玩,但是不可以據(jù)為己有。養(yǎng)成借和還的習(xí)慣,對年幼的寶寶來說,是件好事。

  引導(dǎo)誤區(qū)

  有的家長在無法說服孩子的時候,會采取懲罰孩子的行為,如告訴孩子:“你想獨占玩具,那我就不讓你玩,以此作為對你這種不當(dāng)行為的懲罰!逼鋵嵾@只是孩子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但因為不符合成人世界的標(biāo)準(zhǔn),所以家長覺得孩子要受到懲罰,為他的“不當(dāng)”行為買單,這樣不僅不能讓孩子改變行為,反而會變本加厲。

  重視對孩子的承諾

  案例

  媽媽帶心心去朋友家過周末,朋友的孩子有一只可愛的玩具小狗,非常漂亮,而且居然會唱歌跳舞,心心覺得太神奇了,一直抱著小狗不愿意撒手,小主人也急了,就上來搶。媽媽忙去哄著心心,讓她把玩具還給小主人,心心就是不同意,也不愿意回家,媽媽沒辦法,只好說:“你現(xiàn)在把玩具還給小姐姐,回去媽媽給你買個新的,好不好?”心心這才放開手,可是回家后媽媽并沒有給心心買承諾中的禮物,心心生氣了。

  媽媽正確引導(dǎo)

  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千萬別為了一時的安寧而隨口敷衍孩子。如案例中的媽媽,既然給了心心承諾,就一定要做到。如果父母能說到做到,父母在他心中就樹立了正面的形象,下次遇到同樣的情形,家長再來說服孩子,他的接受能力會高很多。但是父母要注意把握適當(dāng)?shù)亩,別讓孩子為了得到某樣獎勵而“聽話”,那樣會讓孩子變得功利。

  引導(dǎo)誤區(qū)

  處理孩子搶奪別人東西時,父母千萬不要使用哄騙的方式。孩子一旦有受騙的感覺,下次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他的占有欲望會更強烈,因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媽媽的“欺騙”讓他覺得,不抓住這次機會,下次不一定能玩。

  適時的贊美

  案例

  周末彤彤一到游樂園就立即奔到滑滑梯上,開心的笑聲一陣陣傳來,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也紛紛準(zhǔn)備去玩滑滑梯,這下彤彤不干了,站在最上面就是不讓別的小朋友上去。媽媽忙走過去說:“彤彤,別的小朋友也想玩,你和大家一起玩吧,還可以和小朋友比比誰滑得好呢,人多更開心,你試試?”彤彤想了想,同意了,一會兒,一串串笑聲就飄蕩在滑滑梯的周圍。回家的路上,媽媽對彤彤說:“彤彤學(xué)會和朋友一起分享快樂了,彤彤真棒!

  媽媽正確引導(dǎo)

  如果經(jīng)過父母的解釋、教導(dǎo),孩子逐漸改正了“獨占”的習(xí)慣,父母應(yīng)適時地給予孩子贊美和鼓勵,孩子便會知道這個行為是媽媽喜歡的,在鼓勵和贊美之下,他自然會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行為。敏感的父母會注意到寶寶經(jīng)常會因為被要求分享而與別的寶寶發(fā)生沖突,你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權(quán)利,同時在合適的機會幫助孩子學(xué)習(xí),讓孩子逐漸知道游戲是“在規(guī)定的限制范圍內(nèi)的自由活動”。要記得,孩子準(zhǔn)備好要分享時,是不需要父母用強迫的手段來要求的,當(dāng)孩子與人分享時,你就會知道,孩子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

  引導(dǎo)誤區(qū)

  常常看到家長勸寶寶把手里的玩具或零食分給同伴,即使寶寶不樂意,家長也百般勸慰,甚至威逼利誘。對于3歲以前的寶寶,分享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wù)。如果家長強迫,表面上孩子不得已接受家長的要求,但在心理上,由于自我意識建立不完全,成人之后更容易變成以自我中心、占有欲強的人。這個年紀的小孩,建立明確的自我意識是首要之務(w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69391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