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內(nèi)容:期中測評試卷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評價________
一、選擇題(10×3分=30分)
1.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 )
A.中學(xué)生的身高約1.6 m B.漳州5月的平均氣溫約50 ℃
C.普通教室的高度約7 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2 m/s
2.古詩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詩人能聽出聲音是鐘發(fā)出的依據(jù)的是( D )
A.音調(diào) B.聲速 C.響度 D.音色
3.下列現(xiàn)象與物態(tài)變化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中,正確的是( A )
A.加在飲料中的冰塊逐漸變小——熔化 B.夏天晾在室內(nèi)的濕衣服變干——升華
C.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xiàn)冰花——凝固 D.水燒開時壺嘴出現(xiàn)“白氣”——汽化
4.某同學(xué)的爸爸攜全家駕車去太湖漁人碼頭游玩,在途經(jīng)太湖路時,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車才沒撞到它。如圖為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v-t圖象,根據(jù)圖象分析不正確的是( D )
A.緊急剎車發(fā)生在8:27
B.在8:23~8:27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勻速前進
C.在8:20~8:30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 km/h
D.在8:20~8:30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60 km/h
,第4題圖) ,第5題圖)
5.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因而污水凈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如圖所示為小明發(fā)明的太陽能凈水器,在污水凈化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B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華,后凝華
D.先汽化,后凝固
6.小紅和蘭蘭兩人多次進行百米賽跑,同時出發(fā),每次小紅都比蘭蘭提前10 m到達終點。如果兩人都以原來的速度跑,將小紅的起跑線向后移動10 m,蘭蘭仍在原起跑線,兩人同時出發(fā),結(jié)果是( B )
A.兩人同時到終點 B.小紅先到達終點
C.蘭蘭先到達終點 D.無法確定誰先到達終點
7.時值仲夏,常聽見“蛙聲一片”“聲聲蟬鳴”,有時覺得悅耳,有時又打擾我們的休息,為了減輕蛙聲和蟬鳴的影響,我們常常緊閉門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緊閉門窗是通過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來控制噪聲
B.戴上耳塞是通過阻斷噪聲的傳播來控制噪聲
C.我們能分辨蛙聲和蟬鳴,是因為它們的音調(diào)不同
D.蛙聲和蟬鳴都是由該動物身體的某部分振動產(chǎn)生的
8.“呼麥”是蒙古族的一種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運用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形成低音,在此基礎(chǔ)上調(diào)節(jié)口腔共鳴,形成高音,實現(xiàn)罕見的一人同時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呼麥”中高音、低音指聲音的響度
B.“呼麥”中的聲音是振動產(chǎn)生的
C.“呼麥”中高音是超聲波、低音是次聲波
D.“呼麥”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等
9.2015年某省遭遇了罕見的冰凍雨雪天氣,積雪與冰凍嚴重影響了交通運輸,并造成多條供電線路中斷。下列有關(guān)論述中,錯誤的是( A )
A.積雪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吸熱
B.積雪雖然沒有熔化,也會由于升華而使積雪層變薄
C.積雪能夠吸收聲波,從而減少噪音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污染
D.為盡快清除積雪,常用的辦法是撒“融雪鹽”,這是因為鹽溶入雪水中形成鹽水,鹽水熔點較低,可加快冰雪的熔化
10.房間里有甲、乙、丙三支溫度計,其中只有一支溫度計刻度不正確,如圖所示,將甲放在空氣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們的示數(shù)都是15 ℃,那么這支刻度不正確的溫度計是( C )
A.甲溫度計
B.乙溫度計
C.丙溫度計
D.無法判斷
二、填空題(16×2分=32分)
11.基本測量工具的讀數(shù):
(1)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當天正午與晚上的氣溫。兩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1甲、乙所示,其中__乙__圖是晚上的氣溫,其示數(shù)是__-4__℃。
(2)如圖2是小明使用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則A尺測量的長度為__2.31__cm,B尺測量的長度為__0.23__dm。
(3)如圖3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__337.5__s。
12.小剛上午9點出發(fā)騎車前往相距12 km的外婆家,動身前他打電話告訴外婆他到達的時間,他先以15 km/h的正常速度騎了12 min,因在路邊書攤買書用了6 min,為了不遲到,他隨后以18 km/h的速度騎行,最終按時到達外婆家。則小剛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15__km/h;小剛在電話里約定的到達時間是__9:48__。
13.如圖所示,在討論“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這句話所涉及物體運動相對性的內(nèi)容時,認為云朵向西運動的同學(xué)是以__月亮__為參照物的;認為月亮向東運動的同學(xué)是以__云__為參照物的。
14.聲學(xué)知識在醫(yī)學(xué)上有許多應(yīng)用。當醫(yī)生給病人檢查腹部時,用手輕輕敲擊,傾聽聲音,即為“叩診”,這主要是根據(jù)__音調(diào)__來判斷腹部是否有積水;當給病人檢查心臟時,使用聽診器,目的是__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加響度__。
15.醫(yī)學(xué)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其原理是醫(yī)生用一種叫做氯乙烷的氣態(tài)有機物,在常溫下采用加壓的方法使它__液化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后裝入鋼缺罐內(nèi),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又在皮膚上迅速__汽化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同時__吸收__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__溫度__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jīng)纖維傳導(dǎo)速度變慢,類似局部麻醉,人的傷痛很快消失,同時防止傷口處形成淤血。
16.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讀數(shù)不準,放在一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shù)為95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數(shù)為5 ℃,若將溫度計掛在教室墻壁上,其示數(shù)為32 ℃,則教室的實際溫度是__30__℃。
三、實驗探究題(7分+8分+9分=24分)
17.某同學(xué)在探究音調(diào)、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時,做了以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__高__,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越__高__,這說明音調(diào)是由__頻率__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再用力撥鋸條,這時鋸條的振幅__變大__,其響度__變大__,這說明響度與__振幅__有關(guān)。
18.小明同學(xué)測小車的平均速度,請幫助他完成下列問題:
(1)測平均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刻度尺__和__停表__;該實驗依據(jù)的原理是__v=st__;
(2)小車所放的斜面應(yīng)保持較__小__(填“大”或“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__長__(填“長”或“短”)些,便于測量時間;
(3)如圖所示,斜面長1.6 m,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是5 s。如果在斜面的中點裝上金屬片,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金屬片的時間為2.8 s。請計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為__0.29__m/s;(保留兩位小數(shù))
(4)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過程中,小車做的是__變速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19.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__能使試管受熱均勻__,而且萘的溫度上升速度較__慢__(填“快”或“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除如圖甲所示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__停表(或鐘表)__;
(3)萘加熱一段時間后,可看到燒杯中有“白氣”冒出,“白氣”是__B__(填序號);
A.水蒸氣 B.小水珠
(4)如圖乙是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xù)了__15__min。
四、計算題(6分+8分=14分)
20.連云港市正在建設(shè)的“BRT”系統(tǒng),是連接中心城區(qū)與外圍區(qū)域的快速公交系統(tǒng),它具有專用的車道和站點,有利于中心城區(qū)各項功能的向外輻射和向心聚焦。
(1)已知從起點海州站到終點墟溝站的距離約為34 km,若“BRT”專用車的平均速度為80 km/h,求從起點到終點的運行時間為多少分鐘?
(2)目前,由于堵車現(xiàn)象嚴重,再加上紅綠燈較多,該路段開轎車上班的平均速度約為40 km/h,該系統(tǒng)運行后,乘坐“BRT”專用車比開車上班從起點到終點可以節(jié)約多少分鐘時間?
(1)“BRT”專用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 t1=sv1=34 km80 km/h=0.425 h=25.5 min (2)轎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 t2=sv2=34 km40 km/h=0.85 h=51 min 節(jié)省時間Δt=t2-t1=25.5 mim
21.閱讀下表中一些介質(zhì)中的聲速,回答問題:
一些介質(zhì)中的聲速v/(m•s-1)
空氣(0 ℃) 331 冰 3 230
空氣(15 ℃) 340 銅 3 750
煤油(25 ℃) 1 324 鋁 5 000
水(常溫) 1 500 鐵 5 200
(1)聲音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有什么規(guī)律?(寫出兩條)
(2)在長為884 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次聲音,兩次聲音相隔2.43 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時氣溫為15 ℃)
(1)①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②聲音在同種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guān);③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液體、氣體中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884 m340 m/s-884 mv=2.43 s,解得 v=5 200 m/s,查表知:金屬管由鐵制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273633.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4-2015八年級物理12月月考試卷(蘇科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