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nèi)容簡介:《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下面小編整理了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

  原文:

  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國。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倒裝句)?”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倒裝句)?’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倒裝句)?”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想侮辱他,)因為他身材矮小,楚國人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一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中進去。晏子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此門中入城吧。”楚國人只好改道請晏子從大門中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恐怕是沒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人挨著人,肩并著肩,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怎么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么派你這樣一個人來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賢明的國君,無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無能為力的國君,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于辭令的人,現(xiàn)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xiàn)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圣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希望同學們能通過這篇譯文,對文章內(nèi)容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11327.html

相關閱讀:滿井游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