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要保護動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外閱讀題之要保護動物】,人類活動的加劇,卻打破了這千古不變的平衡,導致物種滅絕。地球上瀕臨滅絕生物的比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2)就動物的美學價值來說,許多動物形態(tài)優(yōu)美,如獅、虎、豹魁梧奇?zhèn)サ挠⒆,天鵝嫻靜優(yōu)美的風度,丹頂鶴秀麗瀟灑的姿態(tài)等。

  (3)許多動物色彩鮮艷,如金絲猴閃閃發(fā)光的皮毛,雄孔雀、鴛鴦的艷麗羽衣。

  (4)許多動物身體結構怪異,如大象的鼻子,長頸鹿的頸,犀牛的角,袋鼠的“袋”。

  (5)許多動物聲音動聽,如虎嘯猿啼,獅吼鹿鳴,各種鳴禽千回百囀,自在嬌啼。

  (6)許多動物有特殊的生活習性,如蜂猴不愛動彈,而海豹則不停地在淺底穿梭。

  (7)所有這些,都吸引人們觀賞、聆聽,爽目悅耳,發(fā)人深思。

  (8)動物的科學價值更是不容忽視。

  (9)很多動物,經(jīng)歷了幾千萬年的歲月,至今還能生活在地球的一隅,它們身上保存了許多原始特征。如澳大利亞的袋鼠、鴨嘴獸,我國的大熊貓、揚子鱷,它們被稱為“活化石”,直接或間接地為我們提供了古今氣候、地質(zhì)、地理的變化情況和人類活動的史實,既是生物演化的實證,又貯存著珍貴的物種資源的基因庫。有的動物的身體結構產(chǎn)生某種優(yōu)越功能,可供現(xiàn)代科學技術借鑒、仿造;有的動物則是絕妙的實驗生物,對醫(yī)學、生物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最近科學家還在研究,將豬或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這樣就不愁器官移植時材料來源供不應求了。

  (10)最重要的是,今日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是經(jīng)過億萬年的演變形成的。各種動物

  (也包括其它生物)在自然界中各占有一定的位置,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例如:貓、蛇、黃鼠狼、貓頭鷹少了,老鼠就會猖獗;豺、狼、豹少了,野生有蹄類動物就會增多,許多樹木就會遭殃;食蟲鳥少了,害蟲就會迅速發(fā)展起來,破壞樹木,吞食莊稼。真是牽一發(fā)而動身!

  1.將第(3)句與改寫句放在—起,試比較一下,哪種表述方式更好?說說你的理由。(3分) 原句:許多動物色彩鮮艷,如金絲猴閃閃發(fā)光的皮毛,雄孔雀、鴛鴦的艷麗羽衣。 改句:許多動物色彩鮮艷,如金絲猴的皮毛閃閃發(fā)光,雄孔雀、鴛鴦的羽衣艷 麗無比。

  2.劃橫線的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就全文來看,主要運用了 說明方法。(2分)

  3.說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在第10段中的具體含義。(2分)

  4.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說說人類保護動物至少會得到哪幾方面的收獲。(3分)

  【參考答案】

  1.改句更好。(1分) 原句前半部分強調(diào)的是動物的“色彩”,后半部分強調(diào)的是“皮毛”、“羽衣”,前后不符;改句突出了“閃閃發(fā)光”、“艷麗無比”,能緊扣“色彩鮮艷”這一表意重心,使前后保持一致。(2分) 2.舉例子分類別 3.在自然界中,只要有某一方面出現(xiàn)問題,就會波及和影響到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4.可以欣賞動物的美;(1分)可以利用動物的科學價值;(1分) 有利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1分)

  總結:一切自然物種及其群落都與所在地域的環(huán)境條件相適應,只要條件不變,就能長期生存,即使發(fā)生擴散或縮減,其歷程也是緩慢和漸變的。滅絕物種中,遷徙能力差的兩棲爬行類及無處遷徙的島嶼種類更為明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08024.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課外知識輔導之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