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Fe:56 Al:27 O:16 Na:23 Cl:35.5 C:12 H :1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5道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氣體是
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鈣B.銅C.鋁D.鐵
3.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蠟燭燃燒B.冰雪融化C.酒精揮發(fā)D. 干冰升華
4.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礦泉水 B.純牛奶 C.白醋 D.蒸餾水
5.與元素化學性質(zhì)關系最密切的是
A.中子數(shù) B.質(zhì)子數(shù) C.核外電子數(shù) D.最外層電子數(shù)
6.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溶液的是
A.豆?jié){B.奶茶C.冰水D.糖水
7.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的是
A.紅磷B.鐵絲C.甲烷D. 木炭
8.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有關其揮發(fā)過程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不斷增大 B. 溶劑質(zhì)量增大,溶質(zhì)質(zhì)量不變
C.溶質(zhì)質(zhì)量減小,溶劑質(zhì)量增大 D.氯化氫的分子運動速率比水分子快
9.下列物質(zhì)中,能用作鉀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10.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3Fe + 2O2 Fe3O4 B.CaCO3 CaO + CO2
C.C2H5OH + 3O2 2CO2 + 3H2O D.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11.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zhì)的是
A.生石灰做干燥劑 B.濃硫酸做干燥劑
C.鐵粉用作食品保鮮吸氧劑D.鹽酸用于除鐵銹
12.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點燃酒精燈C.稀釋濃硫酸D.稱量固體
13.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的時期,每天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zhì)。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質(zhì)豐富的是
A 蔬菜 B 牛奶 C 花生油 D 米飯
14.下列符號,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
A.H2 B.2H+ C.2H D.2H2
15.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已知鈦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為22,中子數(shù)為26,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A. 22 B. 48 C. 26 D. 4
16.生活中一些物質(zhì)的pH 如下圖所示,其中 堿性最強的是
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 肥皂水
17.三氧化二鉍(Bi2O3)俗稱鉍黃,是制作防火紙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鉍屬于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18.下列做法,對保護環(huán)境不利的是
A.開發(fā)推廣氫能汽車 B.汽車限購限行
C. 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jié)日氣氛 D. 用天然氣代替燃煤供暖
19.食醋是常用的調(diào)味品。食醋中含有的乙酸,化學式為CH3COOH。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乙酸由三種元素組成 B.乙酸由C、H、O三種原子構成
C.乙酸 中所含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D.乙酸屬于有機物
20.用右圖所示簡易裝置探究水的組成,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水是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C.正負兩極氣體的質(zhì)量比為1:2 D.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1.下列有關氧氣性質(zhì)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通常情況下,氧氣難溶于水 B.氧氣能支持燃燒
C. 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D.氧氣被壓縮為液 體時顯淡藍色
22.下列做法,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鐵絲代替紅磷,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將氣體通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用無色酚酞鑒別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
D.將稀硫酸滴在金屬表面,鑒別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
23.右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t2℃的a、b、c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的關系是ba=c
B.t1oC時,將20gc加入50g水中充 分溶解,得到70克飽和溶液
C.t2oC時,a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D.t1oC時,a、b、c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b
24.硼纖維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和彈性,不與氯氣、水反應,可與某些金屬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時,氯化硼(BCl3)蒸氣與干燥、純凈的氫氣反應可制得硼和氯化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含硼纖維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熱性
B.氯化硼可能與水反應
C.該反應中只有兩種物質(zhì)為氣態(tài)
D.該反應需要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進行
25.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操作的是
A. 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B. 用等質(zhì)量、等質(zhì)量分數(shù)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 向一定體積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D. 某溫度下, 向一定量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人硝酸鉀晶體
二、填空題(共5道題,共30分)
26.(6分)鈉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
(1)NaOH溶液常用于雞舍消毒,NaOH的俗稱是 。
(2)次氯酸鈉(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
(3)碳酸氫鈉是發(fā)酵粉的有效成分,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食鹽是最重要的調(diào)味品。下表為食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結合表內(nèi)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溶解度/g35.736.036.637.338.4 39.8
①構成食鹽的微粒是
②從接近飽和的食鹽溶液中獲得食鹽晶體,應采取的方法是 。
③20oC時,向100 g水中加入40 g 食鹽,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7.(5分 )認識反應規(guī)律,控制反應條件,讓化學反應為人類服務。
(1) 化學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
①通過對比銅片上紅磷和白磷的不同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
②小明同學對以上實驗進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此組實驗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B.圖1中水下白磷未燃燒是由于沒有與氧氣接觸
C.對圖1實驗應該進行三組對比分析
D.若將圖2中白磷換成紅磷,不能觀 察到燃燒現(xiàn)象
(2)A常用于切割金屬。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能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該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B.A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
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②該反應中A與B的質(zhì)量比是 。
③該反應過程中,若提高B物質(zhì)的濃度及用量,好處是 。
28.(8分)碳家族是化學世界中最龐大的家族,碳及其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
(1)右圖為元素周期表中有關碳元素的信息,碳元素原子核內(nèi)的質(zhì)子數(shù)為 。
(2)含碳的化合物被稱為有機化合物,有機高分子材料應用廣泛。下列用品,利用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景泰藍花瓶 B 塑料手機套 C 真絲圍巾 D 不銹鋼剪刀
(3)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對于地球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影響。二氧化碳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氣、煤和 ,其中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工業(yè)上用碳捕捉技術將CO和CO2混合氣體中的CO2捕捉并回收CO,其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zhì)未標出):
①反應II分離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 ;
②分離室中進行的操作是
③下列有關該捕捉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有 (填字母序號)。
A.捕捉到的CO2可制備其它化工產(chǎn)品,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B.分離室中的反應要吸收大量熱
C.整個過程 中,只有一種物質(zhì)可循環(huán)利用
D.能量消耗大是該捕捉技術有待解決的問題
29.(6分)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應用廣泛。
(1) 硫酸亞鐵常作補鐵劑,人體缺鐵會造成 (填字母序號)。
A.骨質(zhì)疏松 B.貧血 C.佝僂病 D.夜盲癥
(2)鐵制品長期使用容易生銹,鐵生銹的條件是 。在鐵制品表面鍍鉻(Cr)可以防止鐵生銹,工業(yè)上獲取鍍鉻原料三氧化鉻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Cr2O7 +X = 2CrO3 + Na2SO4 +H2O,其中X的化學式為 。
(3)為探究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以及他們和氫元素的位置關系,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小莉提出:上述實驗中,省略某些實驗也能達到目的。能被省略的實驗是 (填字母序號)。
②將反應后的廢液倒入廢液缸中,過濾,向所得濾液中加入鐵粉,無氣泡產(chǎn)生。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一定含有硫酸鋅 B.可能含有硫酸銅
C.濾渣中一定含有Fe、Cu D.濾渣中可能含有Zn、Fe、Cu
30.(5分)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zhì)。依據(jù)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氫碳氧氯 錳鐵
元素符號HCOClMnFe
(1)A溶液在黑色固體B的作用下生成無色氣體D,D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A溶液中的溶質(zhì)用化學式表示為 。
(2)無色氣體E與紅色固體F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得到固體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將一定量的固體G放入一定量且過量M溶液中,能發(fā)生反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適量A溶液,溶液變?yōu)辄S色,且溶質(zhì)僅有一種,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三、實驗題(共3道小題,共19分)
31.(6分)下圖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發(fā)生裝置;卮鹣铝袉栴}: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可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收集氧氣可用 法。
(3)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反應的發(fā)生裝置應選擇 。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
(4)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實驗室用氯化鈉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取氯化氫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2.(6分)課外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進行研究;卮鹣嚓P問題:
(1)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裝置B的作用是 。
(3)C中盛放的試劑是 。
(4)F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是 。
33.(7分)化學小組的同學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后,覺得探究很有意思,想繼續(xù)探究。
[提出問題]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什么?
[查閱資料] (1)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在上述反應中,若二氧化碳過量,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Na2 CO3 + H2O + CO2 = 2NaHCO3
[猜想與假設]通過分析,小明做出如下猜想:
① 含有NaOH 和 Na2CO3 ;② 含有Na2CO3和NaHCO3 ;
[實驗探究] 為確定反應后溶液的組成,同學進行了如下兩項探究活動。
(1)對相關物質(zhì)性質(zhì)的研究。
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無明顯變化產(chǎn)生氣泡
加入飽和石灰水溶液變渾濁溶液變渾濁現(xiàn)象I
加入CaCl2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變渾濁溶液變渾濁
加熱溶液至沸騰,將
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
上表中現(xiàn)象I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探究反應后溶液的成分。為確認反應后溶液的組成,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過程
實驗步驟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①取一定量反應后溶液放入試管中,滴加適量的CaCl2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
②將步驟①所得的混合物過濾 ,洗滌,并將濾渣分成兩部分。
③向其中一份步驟②所得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原溶液中含有 。
④取另一份步驟②所得固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1)若想直接證明小明的另一個猜想是否正確,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 應加做的實驗是 。
(2)小偉提出,小明的猜想不完全,反應后溶液的組成還可能是 (有幾種寫幾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26017.html
相關閱讀:德國化學家?畢希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