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共和國是個半島國家,由于地形狹窄,地中海邊的一只靴子亞平寧半島位于歐洲南部,形如地中海邊的一只靴子,故又被稱為“靴國”,位于地中海沿岸,東、西、南三面被地中海包圍,由北部的阿爾俾斯山把它與歐洲大陸分開。
意大利承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其領(lǐng)土最南端幾乎接近非洲大陸海岸,北部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毗鄰,東北部與克羅地亞接壤;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像一個弧形的屏障,橫亙在整個意大利的北部,與上述國家隔開;意大利的東、西、南三面臨海,東面亞得里亞海與斯洛文尼亞相望,東南長靴形角處外面是愛奧尼亞海,西面從北至南是利古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這些內(nèi)海都是地中海的組成部分,亞平寧半島和西西里島一起,幾乎把浩瀚的地中海分成兩個相等的部分;這兩個相等部分把大約150公里寬的突尼斯海峽連接起來,西西里島南面是馬耳他海峽,瀕臨地中海中的島國馬耳他,意大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歐洲的南大門、歐亞非三大陸的橋頭堡和跳板,還是意大利境內(nèi)兩個主權(quán)袖珍國--圣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蒂岡教皇國的棲歇地,這兩個國家的面積為61平方公里。
意大利不僅是個半島國家,而且也是名副其實(shí)的山國和島國,山地和丘陵占國土面積的80%。亞平寧半島周圍的大島嶼有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在其地中海海域內(nèi),小島嶼星羅棋布;亞平寧半島北部是阿爾卑斯山山脈,在法、意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山脈上有歐洲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而亞平寧山脈自北朝南斜穿整個半島;意大利河流眾多,最大的水系是波河,長652公里;另外,中部有臺伯河、阿迪杰河、阿爾若河等主要大河流,河流四周有沖積平原,如著名的波河平原就介于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之間;發(fā)源于阿爾卑斯山脈的冰雪溶水,由眾多小溪匯集在波河后自西北向東南流入地中海,千百年來,波河兩岸的泥沙把沿河兩岸沖積成了西北高東南低的波河平原--波河平原是意大利最大的平原,面積為4.6萬平方公里,約占意大利總面積的1/6;波河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雨充足,是意大利的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為意大利的天然糧倉;意大利幅員并不十分遼闊,但地形、地貌和海域卻比較復(fù)雜。復(fù)雜的地質(zhì)歷史、海洋與大陸的滄桑變換,多變的氣候,使島上水晶巖、沉積巖和火山巖發(fā)育充分。也因此形成了島上豐富的地貌,既有巍峨的高山、廣闊的平原,也有秀麗的海濱、彎曲的河流、碧波蕩漾的湖泊和大大小小的島嶼。意大利的湖泊星羅棋布,以北部最為集中最為著名;較大的湖泊有加爾達(dá)湖、馬喬列湖、特拉西梅若湖和科莫湖,其中科莫湖因風(fēng)景秀美而成為意大利和歐洲著名的旅游和度假圣地。
意大利三面靠海,海岸線7200多公里,海岸輪廓多樣化。亞得里亞海海岸是直線形的,第勒尼安和愛奧尼亞兩海海岸卻是犬牙交錯的。北部又有天然屏障阿爾俾斯山阻擋住冬季寒流對半島的影響,所以意大利氣候呈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和宜人;冬天暖和多雨,降水量多,夏天涼爽少云;一年四季溫度適中,氣溫變化小,這一特點(diǎn)在亞平寧半島的500—700米以下區(qū)域表現(xiàn)尤為明顯,但因?yàn)榈匦为M長,境內(nèi)多山和位于地中海之中,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北方地區(qū)冬季寒冷,阿爾卑斯山區(qū)氣溫可降到零下20度,一些山峰甚至終年積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50243.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fù)習(xí)要點(diǎn)整理:地形圖的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