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的諾貝爾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諾貝爾這一名字在世界上幾乎是家喻戶曉,這不僅因為諾貝爾在化學化工發(fā)展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為了促進科學的發(fā)展而設置了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科學獎。一年一度的物理、化學、生理及醫(yī)學、文學、和平的諾貝爾獎是舉世公認的最高科學獎。獲獎科學家得到的不僅僅是獎金,更重要的是榮譽,是為全人類的科學財富作出貢獻的自豪。諾貝爾科學獎的精神光芒四射,諾貝爾的名字流芳百世。

諾貝爾是怎樣一個人?他在化學化工發(fā)展中作出了什么貢獻?他有什么樣的特色?這可能是許多年青人想進一步了解的。

沒有學歷的諾貝爾

一提到學歷,許多人可能猜想像諾貝爾這樣的大發(fā)明家,必定有很高的學歷。其實不然。阿爾弗里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個勤奮的家庭。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一位頗有才干的機械師、發(fā)明家。由于經(jīng)營不佳,在瑞典屢受挫折,就在小諾貝爾出世的前一年,一場火災燒毀了他家的全部家當,生活完全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靠借債度日。為躲避債主上門,伊曼紐爾只好單身離家出走,先到芬蘭,后到俄國謀生。諾貝爾的兩個哥哥就象安徒生童話里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也站在街頭巷尾賣過火柴,以便賺幾個錢幫助維持家庭生計。在那場大火中,諾貝爾的母親為了救出孩子幾乎喪了命,精神和健康都受到影響,加上生活艱難,諾貝爾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纖弱多病,全靠母親的精心照料,才活了下來,由于健康不佳,他的童年沒有象別的孩童那樣調(diào)皮、活潑和歡快,當別的孩童們在一起玩耍時,他只能充當一個旁觀者。童年生活的這一遭遇使得他的性格比較孤僻、內(nèi)向。到了8歲他才上學,只讀了一年。這是他受過的唯一的學校教育。

伊曼紐爾的一些發(fā)明在俄國受到歡迎,經(jīng)濟狀況開始好轉,1843年諾貝爾全家遷居到俄國的彼得堡。在俄國由于語言不通,諾貝爾和兩個哥哥都進不了當?shù)氐膶W校,只好在家里請一個瑞典教師指導他們學習俄、英、法、德等語言,當有了一定的俄語基礎后,再跟俄國教師學習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體質(zhì)虛弱的諾貝爾學習特別勤奮,學識不亞于他的兩個哥哥,他那好學的態(tài)度,不僅得到教師的贊揚,也贏得父兄的喜愛。1843年,由于諾貝爾的二哥要回瑞典,兄弟三人只好停止了學業(yè)。諾貝爾來到他父親開辦的工廠當助手。他細心地觀察和認真地思索,凡是經(jīng)他耳聞目睹的那些重要學問都被他敏銳地吸收進去,生活本身成為他的大學。

為了進一步擴展他的視野,學到更多的東西, 1850年他父親讓他出國進行旅行學習。兩年中,他先后去過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由于他善于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當他返回俄國時,他已成長為一位精通德、英、法及俄語的學者,受過科學訓練的化學家;丶液,他立即投入他父親創(chuàng)辦的“諾貝爾父子機械鑄造廠”工作。當時這工廠正為俄國生產(chǎn)急需的武器裝備,在工廠的實踐訓練中、他考察了地雷、水雷及炸藥的生產(chǎn)流程,研究過大炮和蒸汽機的設計。在這里他不僅增添了詩多實用的工藝技術,還熟悉了工廠的生產(chǎn)和管理。

沒有真正學歷的諾貝爾,正是通過刻苦、持久的自學,逐步成長為科學家、發(fā)明家的。

不屈不撓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

1856年,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結束,使“諾貝爾父子機械鑄造廠”的生意不景氣。伊曼紐爾于1859年帶著妻子和最小的兒子埃米爾回瑞典了。留下三個兒子在俄國管理工廠。諾貝爾的二個哥哥致力于企業(yè)的復興,諾貝爾則全力投入他心愛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廢寢忘食地堅持研究設計,終于在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了三項發(fā)明,氣體計量儀、液體計量儀、改良型的液體壓力計。這三項發(fā)明都取得了專利,對此諾貝爾全家都很高興,希望他象父親那樣作一個有為的機械師。盡管這些發(fā)明不是特別重要,但是它給諾貝爾以信心,他決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一生共獲得的專利達355項,其中有關炸藥的約127項。下面摘其最主要的幾項作一簡單介紹。

多年跟隨父親研究炸藥、魚雷,使他的興趣很快從機械方面轉到應用化學。早在1855年曾擔任他化學教師的津?qū)幗淌诟嬖V過他:化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無色油狀液體硝化甘油具有猛烈的爆炸性能,由于它受到震動就會發(fā)生爆炸,故不易控制,無法應用。諾貝爾和他父親都深信硝化甘油具有發(fā)展前景,因而他們分別在俄國)瑞典研究它。父親伊曼紐爾根據(jù)他在黑火藥研制中的經(jīng)驗,將10%的硝化甘油加到黑火藥中,企圖制出一種強化炸藥,但是由于他的化學知識有限,無法解決炸藥的安全點火的問題。諾貝爾則不一樣,他首先仔細研究了硝化甘油的性質(zhì)和制法,還參考了別人的研究成果,明確地認識到要硝化甘油變?yōu)閷嵱谜ㄋ帲皇且獙ふ乙环N相宜的方法,點燃炸藥。二是在不減弱其爆炸力的前提下,將硝化甘油變成一種盡可能安全的形式。正在這時,研究中進展不大的父親把他召到瑞典,父子合作研究。諾貝爾以其活躍的思維,經(jīng)過50多次試驗,終于在1862年完成第一項重要的發(fā)明。他先將硝化甘油裝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進裝滿火藥的錫管內(nèi),再裝上導火線。裝好后,邀他兩個哥哥來到河邊,將導火線點燃,投入水中,“轟”一聲,只見火花四濺,爆炸力果然比黑火藥大。這就是諾貝爾專利雷管。初步的成功表明他弄清了引爆硝化甘油的辦法,但是這次爆炸的主體仍是黑火藥。為此他繼續(xù)宿心研究。

分頁:第[1] [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937530.html

相關閱讀:沙特基礎工業(yè)公司加強與中科院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