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本:樹根)
2、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
3、德不厚而思國之治(治:治理得好,太平)
4、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休:美好)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凡百:大凡、所有的 景:大 殷憂:深憂)
6、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實:的確 克:能夠)
7、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傲物:傲視別人)
8、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董:督責 振:通“震”,震懾)
9、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作:興作,建筑)
10、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危:高 謙沖:謙虛 自牧:自我約束)
11、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壅蔽:堵塞、蒙蔽)
12、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茲:這 簡:選拔)
13、信者效其忠(效:獻出)
二、實詞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釋
1、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震懾)
(二)古今異義
1、臣聞求木之根本(古義:樹根 今義: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古義:放縱情欲 今義:盡情地)
3、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古義:高,很高的位置 今義:發(fā)生某種不良情況的危險性高)
4、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古義:將……作為 今義:認為)
(三)一詞多義
1、安
(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諫太宗十思疏》(形容詞,安定,太平)
(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形容詞,安穩(wěn),安定)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動詞,安然,安適)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動詞,奉養(yǎng))
(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疑問副詞,怎么)
(6)沛公安在哉?《鴻門宴》(疑問代詞,哪里,什么地方)
2、勝
(1)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諫太宗十思疏》(動詞,克服,戰(zhàn)勝)
(2)沛公不勝杯勺!而欓T宴》(動詞,禁得。
(3)刑人如恐不勝,殺人如不能舉《鴻門宴》(動詞,盡。完。)
(4)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读鶉摗罚▌釉~,勝利,取勝)
(5)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峨蹰w序》(形容詞,盛大的)
(6)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動詞,勝過,超過)
(7)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形容詞,優(yōu)美的,美好的)
3、克
(1)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動詞,能夠)
(2)彼竭我盈,故克之!恫軇フ搼(zhàn)》(動詞,戰(zhàn)勝,攻破)
(3)克己復禮為仁《論語》(動詞,克制)
(4)三納之而未克《中山狼傳》(動詞,成功)
(5)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史記?李斯列傳》(動詞,通“刻”,刀刻,雕刻)
(四)指出句中的詞類活用并解釋詞語
1、必固其根本(固:形容詞是動用法,使牢固)
2、德不厚而思國之治(治:動詞作形容詞,治理得好,太平)
3、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崇:形容詞作動詞,提高 )
4、傲物則骨肉為行路(行路:動詞作名詞,行路的人,陌路人)
5、君人者(君:名詞作動詞,作君王)
6、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安: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安定)
7、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下:名詞做動詞,居于……之下)
8、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正: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端正)
9、虧無為之大道哉(虧:使動用法,使……虧,損害。)
三、虛詞
1、其
(1)必固其根本(代詞,它的)
(2)必疏浚其泉源(代詞,它的)
(3)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語氣副詞,表揣測的語氣)
(4)則智者盡其謀(代詞,他的)
(5)其為惑也終不解意(指示代詞,那些)
(6)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表揣測,大概)
(7)其可怪也歟(語氣副詞,表反問,難道)
2、者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助詞,用于分句句末,表停頓,可不譯)
(2)君人者(助詞,附在別的詞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
(3)則智者盡其謀(助詞,附在別的詞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
(4)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助詞,用于助于后面,引出原因)
(5)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助詞,用于主語后,表判斷)
(6)此三者,吾遺恨也(助詞,用于數(shù)詞后,可譯為“個”“樣”)
(7)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助詞,用于時間副詞后,可不譯)
四、句式
1、 省略句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省略句,應為“竭誠待下”)
2、 倒裝句
(1)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定語后置句)
(2)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
(3)雖董之以嚴刑,鎮(zhèn)之以威怒(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
五、難句翻譯
1、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譯:道德培養(yǎng)得不夠深厚,感情不能戰(zhàn)勝物欲。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遠啊。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譯:(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沒有那個不是憂心忡忡卻因而道德昭著,一旦取得功成后道德就隨之衰退了。
3、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心不服。
譯: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監(jiān)督(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人們)最終茍且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恩戴德,表面恭敬而內(nèi)心卻不服氣。
4、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譯:當國君的人,如果真能夠做到見到自己喜歡的,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
5、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譯: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畏懼說壞話的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
六、小故事
【魏征進諫】
魏征直言諫,是歷史有名的。
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征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征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后,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征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后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xiàn),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于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茍同。”太宗非常贊賞魏征的意見。
還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獵,車馬都準備好了,最后還是沒敢去。魏征問他為什么沒有出去,太宗說:“我起初是想去打獵,可又怕你責備,就不敢出去了!边又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去洛陽,因為當?shù)毓⿷臇|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氣。魏征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無限制的追求享樂而滅亡的。現(xiàn)在因為供應不好就發(fā)脾氣,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滿意。供應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無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劇又該重演了!碧诼犃诉@番話肅然心驚,以后很注意節(jié)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er/7555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