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滿分72分,考試時間45分鐘。
I卷(選擇題,共3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案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本卷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動物細胞融合的原理是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B.在動物細胞的傳代培養(yǎng)過程中,要定期使用胰蛋白酶
C.葉肉細胞經(jīng)再分化過程可形成愈傷組織
D.植物體細胞雜交實際上是不同植物體細胞的細胞核的融合過程
2. 關于下列患者的免疫功能表現(xiàn),敘述合理的是( )
A.“先天性胸腺缺失”的患者,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正常,細胞免疫功能缺陷,體液免疫功能下降
B.“無吞噬細胞”的患者,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下降,細胞免疫功能缺陷,體液免疫功能正常
C. “HIV”攜帶者,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缺陷,細胞免疫功能缺陷,體液免疫功能缺陷
D.“大面積燒傷”的患者,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缺陷,細胞免疫功能正常,體液免疫功能正常
3. 科研人員對海洋某種食用魚類進行研究,得出了與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為長期獲得較高的魚產(chǎn)量,休漁期宜處于B—D期間
B. 由圖示可知該種群的增長曲線為“J”型曲線
C. D點表示種群密度最大,從O點到D點,種內斗爭越來越激烈
D. B點起即可捕魚,每次捕至種群密度為A,既可充分利用資源又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
4. 下列有關突觸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突觸完成“化學信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B.經(jīng)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必然引起突觸后膜興奮
C. 興奮在突觸處的傳導是雙向的
D. 突觸間隙處的液體為組織液,突觸后膜有特異性識別遞質的物質
5. 在某一時刻,將兩株植物移入沒有二氧化碳的環(huán)境中,下圖表示的是其體內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變化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chǎn)、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
B.a(chǎn)、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
C.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
D.b、d代表C3植物,a、c代養(yǎng)C4植物
Ⅱ卷(非選擇題,共42分)
本卷共2小題,共42分。
30.(22分)
回答下列Ⅰ、Ⅱ小題
Ⅰ.(8分)胰腺是哺乳動物體內的一種腺體,胰腺中有兩類組織:一類是腺泡組織,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種消化酶;另一類是胰島組織,可以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請根據(jù)下面的實驗回答:
假設
實驗過程
實驗
現(xiàn)象
假設一:胰液的分泌只受神經(jīng)調節(jié)
A.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經(jīng)。
少量胰液分泌
B.把少量稀鹽酸從小腸的上端注入小腸腸腔。
大量胰液分泌
C.切斷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經(jīng),并把B組等量的稀鹽酸從小腸注入小腸腸腔。
大量胰液分泌
假設二:在胃酸的作用下,小腸黏膜產(chǎn)生某種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后再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A.剪取甲狗的一段小腸,刮取黏膜并用稀鹽酸浸泡,再把浸出液用堿中和過濾后注射到乙狗的靜脈中。
乙狗大量胰液分泌
B.對照實驗
(1) 假設一的實驗結果表明,胰液的分泌不只是由神經(jīng)調節(jié)引起的,還可能與 有關 。
(2)假設二中對照實驗的處理方法是 ,
假設二成立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3) 當人們知道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狗胰腺組織中直接提取胰島素,均未成功。原因是 。
Ⅱ.(14分)如圖是一種可測定種子呼吸作用的密閉系統(tǒng)裝置。U形毛細玻璃管(帶刻度)作為檢壓計,錐形瓶內放入一盛有20%KOH溶液的小燒杯,杯中插入一根濾紙折疊條。瓶底放入一些用蒸餾水浸泡過的濾紙圓片,再將經(jīng)消毒并充分吸脹的小麥種子若干平鋪在濾紙圓片上,加入適量蒸餾水。整個裝置密封,并置于20 ℃恒溫環(huán)境,打開三通活塞(T),待U形管兩側液柱平衡后關閉T,開始計時。
(1)小燒杯中插入一根濾紙折疊條的作用是 。
(2)檢壓計(U形管)左管口與大氣相通,實驗時室內氣壓的微小變化對讀數(shù)都產(chǎn)生影響,必須進行校正。具體方法是:
。
(3)若用該裝置繼續(xù)測定單位質量小麥種子萌發(fā)的呼吸商(CO2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比值),請寫出主要的方法步驟:
①
②
③
④
(4)干重相同的花生和小麥種子相比,萌發(fā)時有氧呼吸CO2釋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花生種子 (大、等、小)于小麥種子。
31.(20分)某大型養(yǎng)兔場從一批正常種兔繁殖的大量仔兔中發(fā)現(xiàn)了少數(shù)矮生小兔(有雌有雄)。經(jīng)研究得知,該矮生性狀是由于親代種兔在形成配子過程中某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突變,引起功能蛋白結構異常所致。
(1)該基因突變發(fā)生于基因結構中的 區(qū)段。
(2)該突變是否可能發(fā)生在Y染色體上?為什么?
(3)該突變是否可能為X染色體上顯性突變?為什么?
(4)該突變是否可能為X染色體上的隱性突變?為什么?
(5)若該突變?yōu)槌H旧w上的基因突變,請設計雜交實驗方案確定該基因突變屬于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只要求寫出雜交方案,可能的結果和相應結論)。
2008年高考備考研討試題理科綜合(生物)參考答案
1.B 2. A 3. C 4. D 5. C
30.(22分)
I(8分,每空為2分)
(1)鹽酸或某些化學物質有關
(2)直接將與A組提取液等量的稀鹽酸注射到乙狗的血液 乙狗不分泌胰液
(3)胰腺分必的胰蛋白酶可將胰島素分解(14分,每空2分)
II.(14分,每空為2分)
(1)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錐形瓶中加入與實驗組等量的死種子,其他處理及裝置與實驗組完全相同,記錄相同時間內的讀數(shù)變化
(3)
①錐形瓶中不加入KOH溶液,代之以等量清水
②用同質量的小麥種子在相同環(huán)境下進行與上述試驗相同的操作
③測出相同時間內密閉系統(tǒng)內的其體積凈變化量
④再計算出CO2釋放量
(4)小
31. (20分)
(1)外顯子(2分)。
(2)不可能。因為矮生小兔中有雌性個體,而雌性小兔的體細胞中是沒有Y染色體的。(4分)
(3)可能。因為只要雌性親本卵原細胞的一條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突變?yōu)轱@性基因,即有可能在其后代中出現(xiàn)矮生雌性及雄性小兔 。 (4分)
(4)可能。因為只要雌雄雙親性原細胞的X染色體上皆發(fā)生顯性基因突變?yōu)殡[性基因,即有可能在其后代中出現(xiàn)矮生雌性及雄性小兔。(4分)
(5)取子代矮生免與親代正常兔雜交(2分),若雜交后代既有矮生小兔又有正常小兔或全為矮生小兔,則該突變?yōu)槌H旧w顯性突變(2分);若雜交后代全為正常小兔,則該突變?yōu)槌H旧w隱性突變。(2分) (答出要點或以圖解作答,正確的均可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181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