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生學習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得文綜者的天下,文綜的成績關系到文科學生的升學目標實現(xiàn)。文科綜合有其獨特之處,在學習文科綜合過程中,同樣要有應付這門科目的學習方法,而不應盲目地套用其它學科的學習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很重要!沒有良好而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最終的結(jié)果將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學習方法對文科綜合來說,仍然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就應該通過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確確實實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提高閱讀量不等于死記硬背。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背課本,反反復復地背,其結(jié)果是答題時完全可以信手拈來而不致產(chǎn)生混亂。

  背圖片,熟悉了圖片,課文的內(nèi)容也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回憶出來了。

  還有的同學喜歡為人講解,在幫同學將課本內(nèi)容梳理一遍的過程中,自己腦中的思路也變得更加清晰,這也是一舉兩得的辦法。

  老師講解總結(jié)性的內(nèi)容或是特別關鍵的部分是必須記錄的。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學習方法是個人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和總結(jié)而形成的。每個人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個人都應當有一套與自身各方面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能夠絲毫不帶強制地起到促進作用的學習方法。你的學習方法應當適合你自己,否則,即使是有一點別扭的地方,也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從而讓你的成效大打折扣。學習方法是可以借鑒但切勿模仿的,吸取別人的方法中適合你的部分或是加以改進再使用,無疑是聰明的作法,但照單全收就不可取了。另外,學習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時期,就需要不同的方法與之相適應。

  地理難學

  首先,從客觀因素上來說,高中地理課本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主要講的是各種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象初中課本那么淺顯易懂,特別是高一上冊是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地球和大氣部分,本身是自然地理中的難點內(nèi)容,所以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確實會感到困難的。

  其次,從主觀因素上來說,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較差,有的學生頭腦中儲存的地理知識幾乎是空白,這當然不能怪同學們,主要是中考不考地理,同學們只在初一社會課中學過地理,兩年過后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一些同學到了高中還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分不清“黃河.長江.珠江”。在這樣的基礎下,一下子要運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斷地理事物當然是困難的。第三,是學法上的問題,很多同學還用初一時的方法來學地理,當然是學不好了,因為初一學的是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基礎知識,內(nèi)容比較淺顯,很多地名.物名只需記憶就可以了,所以學生往往是在考前“背地理”,效果也還可以。而高中地理是要在理解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的基礎上,判斷地理事物,并分析其分布規(guī)律和形成原因,所以光靠“背地理”肯定是學不好的。第四,是相關知識的聯(lián)系問題。高一第一學期,學地理所需的相應的數(shù)學和物理知識還未學到,所以同學們在學地球這一單元時,普遍缺乏空間想象力,而在學大氣這一單元時,對“氣壓梯度力”這個概念的理解也有困難。在上述四種背景條件下,高一學生學地理確實是會遇到一定困難的。

  如何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好地理,已經(jīng)成為同學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給同學們作一點指導。

  一.樹立信心是學好地理的前提。

  雖然同學們現(xiàn)在在地理學習上遇到了一點困難,但一定要有信心學好它。平時上好每一節(jié)地理課,在課堂上積極思維,把教師講的概念.原理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應及時提問,每堂課的內(nèi)容要及時消化,課后做適當?shù)木毩暭右造柟?堅持這樣做,肯定會收到好的效果。

  二.讀圖用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技能。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學會看圖用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技能,平時的習題,考試的試卷中都有“讀圖回答”類的題目。同學們可以先看課本上的一些原理圖.示意圖,仔細觀察,把課本知識落實在圖上,同時要注意圖形的變異。

  高三文科生尚未能很好地“學會學習”。

  主要表現(xiàn)為:

  1.學習與生活的時間安排缺乏科學性。睡眠時間不能保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常走神”。這當然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

  2.學習過程缺乏主動性。很多學生過份地依賴對教材的閱讀而很少采用做筆記.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學習方式;很少帶著問題閱讀教材,變成了閱讀就是背書,這顯然不利于歸納.比較.分析和概括等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對考試麻木不仁,消極應付而很少進行研究,積極應對。這種被動學習的態(tài)度與行動,顯然與“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3.記憶方法尚未優(yōu)化。文科各學科主體知識系統(tǒng)的基礎還是必須識記的,這是學好文科的基礎,也是順利應試的前提。不能很好地掌握識記的內(nèi)容,不利于知識的鞏固,也不利于備考。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zhì).心境.狀態(tài)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提高學習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jīng)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jié)合自己的特點。

  畫書, 就是把一些考試容易錯的地方那些題把它抄到書上相應的位?,這樣在今后瀏覽書的時候就可以加深印象。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xù)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chǎn)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nèi)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chǎn)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yè),現(xiàn)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松神經(jīng)的好辦法,那么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后全身放松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35611.html

相關閱讀:2014高考一輪復習: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