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1.《書序》說:“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彝,作《分器》。”這里所說的“諸侯” 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對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擁有軍隊,可以自己任命官員 ④ 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 “新皇帝……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qū),每一行政區(qū)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這些官員可以 ①指揮所轄區(qū)域的軍隊 ②征收轄區(qū)內的賦稅 ③管理轄區(qū)行政事務 ④世襲相應的特殊地位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圖是秦與隋唐時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圖,比較兩圖最能說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漸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權而保障君權獨尊C.唐代尚書省權力最大 D.太尉與御史大夫的權力分別下放到兵部與吏部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與選拔官員的主要依據(jù)搭配正確的是A.品行考試成績門第聲望B.門第聲望品行—考試成績C.品行門第聲望考試成績D.考試成績門第聲望品行1887年,黃遵憲花了12年的時間終于寫成了《日本國志》但國內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總理衙門章京袁昶痛心地對黃遵憲說:“你的書如果早一點讓大家看到,價值可以抵得二萬萬兩銀子。”他說這番話應該在什么歷史事件之后?A.中法戰(zhàn)爭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 C.維新變法 D.日俄戰(zhàn)爭A.儒家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的沖突 B.工業(yè)文明與農耕文明碰撞的反應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運動 D.農民階級反侵略的愛國運動義和團破壞鐵路和電線7.對右圖中關于太平天國的兩個文件說法正確的是 都是反封建革命綱領都沒有真正的實施二者的經濟主張是互相矛盾的兩者都順應了中國近代化發(fā)展的潮流8.列寧曾評價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正在破壞歐洲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這一看法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要意義是A.給封建專制以致命一擊 B.使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C.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D.使列強“以華治華”侵略策略破產9.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自序》(1918年)中懷著痛苦的心情回顧中國歷史:“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shù)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這段話說明當時中國①滿清王朝統(tǒng)治已被推翻 ②軍閥混戰(zhàn),民眾生活困苦 ③社會性質未根本改變 ④辛亥革命未取到任何成功A. B.C. D. 10.右圖為近代日本發(fā)動的黃海大戰(zhàn)的形勢圖。此戰(zhàn)的直接影響是A.日本控制了該海域制海權B.中國的海軍幾乎全軍覆沒C.日本在北京至山海關駐兵D.清廷墮落為洋人的“朝廷”11. 民國二十六年8月至11月打破其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fā)了中國軍民的抗戰(zhàn)熱忱。6月,周恩來舉行記者招待會。一個印度記者很感興趣地提問:“國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夠和平共處呢?”周恩來各國人民都應該有選擇其國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權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2008年12月15日,臺灣海峽兩岸直接“三通”變成了現(xiàn)實。有人說這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又一次歷史性突破”,此前兩岸關系發(fā)展取得的“歷史性突破”是A.《告臺灣同胞書》的發(fā)表 B.“一國兩制”的提出 C. ;鶗秃f(xié)會的成立 D.“九二共識”的達成17.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是五星花蕊的動態(tài)紫荊花旗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逐漸改善了同美國、日本的關系;改革開放后,中國還積極參與周邊的區(qū)域國際組織,如1993年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6年到2001年發(fā)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①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的原則 ②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④對外開放政策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這真是一條遙遠漫長的道路。這不單單指從華盛頓到北京相隔的空間距離……現(xiàn)在西洋頭號強國的總統(tǒng)終于萬里迢迢來到了北京進行訪問!薄冻招侣劇匪枋龅倪@一事件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A.中美關系正常化 B.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 C.冷戰(zhàn)時代的結束 D.日內瓦國際會議成功舉辦下列圖片能作為說明古希臘民主制度產生原因的資料的是A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2.“如果在夜里行竊的人被人當場殺死,則這種殺人的行為被認為是合法的!保ǖ诎吮恚谑䲢l)以上規(guī)定反映的實質是A.羅馬法十分嚴酷野蠻 B.極力維護私有財產C.此法典保護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視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23.A. 《十二銅表法》 B.《權利法案》 C.?公民法 D. 《美國1787年憲法》25. 某同學在學習“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課題時,制作了某國政治體制示意圖,對該國體制表述正確的是A.B.C.D.A. B. C. D.二判斷題:31.右圖是南京名勝半山園,歷史上曾是王安石的宅邸。王安石擔任過北宋參知政事一職,該職位的設立是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權。32.“凡當收成時,兩司馬督伍長,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則歸國庫!辈牧咸峒暗摹皣鴰熘贫取斌w現(xiàn)了《天朝田畝制度》中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 3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總方針,實現(xiàn)了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農村的戰(zhàn)略轉移。34.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成功開創(chuàng)了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新型多邊外交模式。35.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強調加強國家權力,又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體現(xiàn)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三材料解析題:3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藩國大者,跨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橫逆,以害身喪國。 ——《漢書》材料二 元朝疆域圖材料三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tǒng)一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材料四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材料五 江澤民同志在十四屆五中全會中明確指出:“我們國家大、人口多,情況復雜,各地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賦予地方必要權力,讓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靈活性,發(fā)揮地方發(fā)展經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增強整個經濟的生機和活力!薄▽崱吨袊伯a黨關于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理論和實踐》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指出漢初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這一制度后來造成了什么問題?(2分)(2)材料二圖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其實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對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有何意義?(4分)(3)據(jù)材料三、四,歸納新中國成立后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4)結合材料五談談你認為如何處理好對地方的管理,鞏固國家統(tǒng)一?(2分)37.閱讀下列材料: (10分)材料材料 “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薄拔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材料分析政治體制的確立對兩國發(fā)展產生的相同影響。三、材料解析題:36. (1)制度:郡國并行制,(1分)結果:地方威脅中央(1分);(2)制度:行省制度(1分),原因:疆域空前遼闊(1分),意義: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加強了中央集權;是省制的開端。(2分)(3)措施: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設立特別行政區(qū))(2分)(4)加強對地方管理的同時,賦予地方必要權力(自治權),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2分)37.(1)商品經濟(分)影響:利于國政治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使國成為世界性大國。(分) (4)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分)本卷第1頁(共9頁)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地馳騁深入敵后百戰(zhàn)百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要英勇沖鋒,殲滅敵寇 江蘇省東臺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235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