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最愛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人類有兩個永恒的話題,一個是“愛”,一個是“分離”。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我們愛孩子是為了讓孩子離開我們,孩子離開我們是為了“愛”和“更愛父母”。

  

  孩子不是陪伴我們一生的人,愛人才是我們牽手一生,永遠相伴的伴侶,父母和孩子各有自己的夢想。夫妻應該相濡以沫,風風雨雨相互扶持共同度過。父母和孩子應該“相望于江湖”,互不干涉,相互祝福。夫妻關系是脆弱的,是很容易更改的,想要長久必須小心呵護,真心對待,加倍關愛;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血的紐帶,是亙古不變,顛撲不破的。夫妻關系是新家庭倫理的基礎,是新時代社會中的最小單位;父子關系是舊家庭倫理的基礎,是舊時代社會中的最小單位。舊的家庭倫理正逐漸被拋棄,被時代所不容。

  

  如果家長將親子關系看得最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將可能導致許多嚴重的后果,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可能造成失諧的家庭氣氛。

  

  我們在有孩子之前,一般把愛人或父母放在第一位。有孩子之后,許多家長便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開始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而很少去關注夫妻感情,夫妻關系不再像戀愛或新婚時期那樣密切了,使得夫妻關系開始慢慢疏遠。

  

  多數家庭中都是媽媽關注孩子的問題多一些,爸爸關注得少一些?梢哉f,女性為家庭所做的犧牲是最大的。由于孩子對母親的需求是絕對的,對父親的需求是相對的,尤其是處在哺乳期的孩子。所以有些女性會在孩子斷了奶,上了幼兒園以后再去參加工作。這種女性有著多種角色,她們既是職業(yè)女性,又是妻子,還是母親。在社會與家庭面前,她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處于事業(yè)成長期的男人們則一心想著為自己、為老婆、為孩子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而忽視了對妻子心靈上的關愛。日積月累,這將影響夫妻關系的和諧。

  

  還有些女性為了能夠讓丈夫一心奔事業(yè),自己管好孩子,管好家,甘愿放棄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做全職太太。她們認為“我犧牲事業(yè)吧,我保著他去奔事業(yè)。我呢,就多關注家庭”。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婚姻模式里的“二保一”——兩個人保其中一個。“二保一”可能把自己保成黃臉婆,把自己的男人保成陳世美。因為在家這個有限的空間里,如果你只關心家庭,關心孩子,很可能逐漸與社會脫節(jié)。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你不愛打扮了,不穿金戴銀了,你和丈夫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埋怨越來越多,整天嘮叨,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了,夫妻開始吵架,丈夫每天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

  

  孩子是家里的第一個“第三者”,因為他的到來,在某種程度上奪取了“夫妻之間的愛”,如果只關心孩子,不關心愛人,家庭氣氛就會失諧。當今社會,人們的壓力都很大,如果這種壓力沒有人關心、理解,幫助疏導的話,輕一些說,會影響夫妻關系,重一些說,可會是發(fā)生外遇的溫床,因為,你不關心他,自然會有別人關心他,一個人在家里得不到關心,就會到家外找關心。

  

  其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家長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戀子情節(jié)。

  

  戀子情結是一種病態(tài)的愛,一個人由于愛子心切,可能會減少,甚至放棄對自己伴侶的關心和愛護。更重要的是,因為父母把孩子當成最愛的人,這種戀子情節(jié)對自己可能也是一種傷害。

  

  戀子的母親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最愛,近二十年為他付出,為他努力,儼然形成了一種習慣。但她并沒有完全意識到,最愛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媽媽,去上大學,尋找自己的終身伴侶,成立自己的家庭。當孩子離開,她進入“空巢期”的時候她會無比痛苦。

  

  在沈陽,我遇到一個大企業(yè)的工會主席,她邀請我去給她們企業(yè)員工講夫妻關系的課程。聽完我的課后,她給我講了她的故事:她的兒子從小到大在她的呵護和照顧下快樂成長,各方面都比較優(yōu)秀,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兒子身上,對老公的關心和愛護很不夠。孩子高考成績非常優(yōu)秀,被香港大學錄取,孩子離開家上大學之后,她非常痛苦,思念兒子讓她整夜不眠,20年的生活習慣突然變了,她極其不適應。她想盡辦法去排解心中的思念和郁悶,跳健美操、練瑜伽、找人打牌……多種方法試過,不見成效,于是她就把心里的煩躁和不滿都發(fā)泄在老公身上,剛開始老公還可以忍受,時間長了,老公不;丶伊,這使得她更加情緒化。直到有一天,老公和她提出離婚,她驚呆了,她老公最后對她說:“我都忍了你20年了,一直以來你當我存在嗎?想著你為了兒子,我可以理解,我本想著孩子上大學去了,我們會恩愛如初,想不到你竟然這樣,我實在受不了了!”當一個男人正式提出離婚的時候,挽回的余地就不大了,因為這個男人被忽略和傷害的時間太長了。

  

  第三,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你的婆媳關系可能會很糟糕。

  

  如果你把兒子放在第一位,你的婆媳關系可能會很糟糕。

  

  看看生活中的典型現(xiàn)象:小夫妻呆在自己臥室里,母親總是在客廳里晃悠,并不時地敲小兩口的房門,一會兒問:“今晚咱們吃什么?”一會兒又問:“咱家的剪刀放哪兒了?”一會又說:“媳婦,別聊了,幫婆婆干點活兒。”……母親在潛意里總是識試圖介入小夫妻的二人世界。為什么會這樣呢?很可能因為在母親的心目中,兒子是第一位的,她接受不了另一個女人奪走了她的最愛。必須強調的是,這種情況有一個前提:公公婆婆與兒子兒媳一起生活。

  

  如果在你心中,兒子是自己的最愛,愛人排在第二位,那么這可能成為你的家庭的巨大隱患。如果有一天,你的兒子帶著他的女朋友來到你面前,說:“媽媽,這是我的女朋友!蹦銜鞘裁幢砬?你可能看著這個女孩,嘴上說:“很好,不錯!钡愕男睦锟赡芎茈y接受,心里說:哪來的一個“小妖精”!你潛意識里會這種感覺,因為孩子是你的最愛,最愛被另一個女人奪走了,你心里會舒服嗎?等孩子結婚后,你家很可能會經常上演我前面所說的那一幕。

  

  婆媳關系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奪愛”,婆婆想要奪回自己的最愛,而媳婦則希望丈夫是自己的最愛,這樣的關系就變成了婆媳之間無硝煙的戰(zhàn)爭。當婆婆與媳婦發(fā)生爭執(zhí)時,兒子很可能偏向于母親,不僅因為她是長輩,還因為兒子知道自己從小便是母親的最愛,不忍心傷害母親,所以他會為了維護母親而去指責妻子。這種情況下,他和妻子的感情會漸漸疏遠,長期下去,小兩口的關系肯定要受影響。

  

  同樣,如果是岳父岳母和女兒女婿一起生活,那么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麻煩將被岳父和女婿間的困擾所代替。正是因為傳統(tǒng)家庭倫理中“夫妻關系是親子關系的配角”,所以不僅可能造成媽媽的戀子情結,同樣也可能造成爸爸的戀女情結。

  

  相反,如果你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清醒地意識到愛人才是自己的最愛,把愛人放在第一位,孩子放在第二位,那么當孩子要成家,尋找自己幸福的時候,你自然是喜悅的。當孩子把伴侶帶回家的時候,你會心花怒放,因為有個人要給孩子真愛,孩子找到了好的歸宿。你也會真心地祝福他們走上了像他爸爸媽媽一樣的幸福之路。孩子則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回報父母,并且能夠建立正確的觀念——讓愛人成為自己的最愛。

  

  大家庭應該尊重小家庭的相對獨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愛,兩代人都是夫妻關系重于親子關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婆媳關系也不會成為問題,因為婆婆失去的并不是自己的最愛,而只是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是可以承受的。同樣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愛,那么,他們和女兒女婿住一起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最終一家四口人都是幸福的,其樂融融。

  

  所以,家長朋友請千萬記住: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愛人才是你最重要的那個人,才是你的真愛。

  

  最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有可能會戀父戀母。

  

  簡單地說,心理學上把女兒對父親產生愛戀,愛父嫌母,叫做戀父情結;兒子對母親產生愛戀,愛母嫌父,叫做戀母情結。戀母情結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他認為在孩子性心理的發(fā)展過程中,最先要在親近的異性家長那里得到滿足。

  

  戀父戀母是一種不健康的感情。孩子的戀父戀母心理必須適時淡化,割斷。如果任其發(fā)展,對孩子會造成不良影響,他們長大以后可能仍然深戀著自己父親母親,而不容易把感情移到其他人身上,甚至不能順利組成家庭,嚴重者還會導致性心理發(fā)育障礙或其他方面的障礙,影響日后的生活。

  

  一個女孩長期用父親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愛人,結果搞得夫妻關系很緊張。離婚后,她決定永遠不再婚,終生侍候父親。在她的心中,父親是最完美、最神圣的,為了父親,她愿意獻出一切,甚至超越社會的倫理規(guī)范。

  

  我們再來看看一個男孩的案例。他在擇偶時總是按照自己母親的特點去選擇。多年后終于勉強選到一位,但婚后他極度痛苦。他總覺得妻子不愛他,不疼他,不理解他,什么都不能讓他滿意。每次他傷心難過時,總是向母親傾訴。他甚至嫉妒父親,覺得母親應屬于他一個人,因此,對母親關心備至,百依百順。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戀父戀母情結的形成與父母對子女不正確的愛密切相關,比如父女關系、母子關系超過了夫妻關系,再比如女兒或兒子生理心理到了成熟期還是挨著父親或母親一起睡,甚至父母把他們當做幼兒一樣的經常擁抱和親吻等。

  

  孩子在3歲到6歲期間,會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的一方。如果家長不能在這個階段教孩子具有獨立意識,也從不讓他自己去獨立完成一些能力所及的事,而是一味地寵愛,還像在嬰兒時期一樣地照顧他,那么他們會缺乏獨立能力,會依賴別人,尤其是依賴那些可以給予他們許多關心的人。

  

  另外,孩子在身份和性別認知期階段,如果男孩過分依賴母親,女孩過分依賴父親,很容易形成孩子的“性身份障礙”,有可能發(fā)展為排斥甚至仇視異性,嚴重的可能形成同性戀的潛在內因。理想的狀況應該是,男孩子認同父親,女孩子認同母親。男孩子應多與具有男性心理特征的父親親近,從父親那里學習男性特有的性格氣質和舉止神態(tài)。同樣,女孩應多與具有女性特征的母親親近,以便學會如何做女人。

  

  家長朋友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愛人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自己最愛的人。本著這一點,去與孩子相處。為了孩子的今天和未來,為人父母者必須警惕子女的戀父戀母情結。

  

  

  

  在家庭中,每個人都應先從觀念上樹立夫妻關系的首要地位。良好的夫妻關系在家庭關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首要位置,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最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09256.html

相關閱讀:高考第一輪備考化學基礎知識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