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彩回放
例1.某地區(qū)共同生活著具有捕食關系的甲、乙兩種動物,兩者個體數(shù)長期保持相對穩(wěn)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乙物種的滅絕必然導致甲物種的滅絕,反之亦然
B.在長期進化中,甲、乙兩物種互為選擇因素
C.甲物種基因的突變必然導致乙物種基因的突變,反之亦然
D.甲、乙個體數(shù)長期穩(wěn)定說明兩個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改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基本內容,在A選項中因甲和乙的食物來源不一定惟一,因此乙的滅絕不一定會導致甲的滅絕,同理甲的滅絕也不一定會導致乙的滅絕,A錯誤。生物的進化是同步的,甲對乙進行選擇,乙同樣對甲進行選擇,B正確;蛲蛔兪请S機的,頻率很低,甲對乙的突變沒有影響,C錯誤。生物的進化隨時在進行著,基因頻率是在不斷變化的,D錯誤。
例2.下列符合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是( )
A.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jīng)過隔離
B.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有利變異的保存
C.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物種的形成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不經(jīng)過地理隔離,但一定要經(jīng)過生殖隔離,如高原低溫導致形成的四倍體植物與原二倍體植物之間可以不經(jīng)過地理隔離而形成生殖隔離;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現(xiàn)代進化論強調群體的進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具體來說自然選擇過程中作用的是個體,因此選D。
二.高效導航
1.考綱內容:①理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②理解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2.重點和難點:①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 ②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③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三.學法提示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這單元以進化理論的內容為線索,將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生物多樣性串聯(lián)起來,從進化理論上整體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并特別注意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的相關計算。
當然重點在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著重研究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①生物進化的原材料——突變和基因重組;②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③隔離導致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并充分理解其內在的聯(lián)系。同時理解生物與環(huán)境是共同進化的,它是指生物的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如獵豹和斑馬。
當然復習中更注意采用列表等形式來明確拉馬克進化學說、達爾文自然選擇學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比較。
四.難點突破
1.種群與物種
種群
物種
概念
指生活在同一區(qū)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全部個體。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單位。
分布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且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生活
地域
較小范圍內的同種生物的個體
分布在不同區(qū)域內的同種生物的許多種群組成
判斷
標準
種群具備“二同”
同一地點,同一物種
主要是形態(tài)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產(chǎn)生可育后代
即以是否存在生殖隔離為判斷標準
相互
聯(lián)系
種群是是物種存在的具體形式,是物種繁殖、進化的基本單位。
一個物種可以包括多個種群。同一物種的多個種群之間存在著地理隔離,長期下去可能發(fā)展為不同的亞種,進而可能形成多個新物種。
2.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
(1)區(qū)別:
生物進化:實質上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過程,所以生物進化的標志為基因頻率的改變。
物種形成:基因頻率的改變至突破種的界限,形成生殖隔離,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隔
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2)聯(lián)系:生物發(fā)生進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種,但新物種的形成一定要經(jīng)過生物進化
過程。
3.生殖隔離與地理隔離
地理隔離是由于地理上的障礙,使彼此間無法的相遇而不能交配。它使同一物種的生物分成不同的種群。
生殖隔離是指個體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現(xiàn)象。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一般來講,先有地理隔離,再形成生殖隔離,這種形成新物種的方式稱為漸變式異地物種形成。但是有時沒有地理隔離,也能產(chǎn)生新物種,如植物中多倍體的形成,這種形成新物種的方式稱為爆發(fā)式異地物種形成。
五.熱考題型
例1.對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正確理解是:
①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chǎn)生適應性的變異
②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③變異是不定向的
④變異是定向的
⑤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基本內容:對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有: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例2.(高考改編題) 某植物種群,AA基因型個體占30%,aa基因型個體占20%,則:
(1)該植物的A、a基因頻率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該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個體分別占________________。這時,A、a的基因頻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該種群植物個體間是隨機交配,則后代中AA、aa基因型個體分別占___________。
【答案】(1) 55% 45% (2)42.5%、32.5% 55%、45% (3) 30.25% ,20.25%
【解析】(1)由已知條件得知:AA、aa基因型個體分別占30%、20%,所以Aa基因型個體占50%。A的基因頻率為A=30%+1/2×50%=55%;a的基因頻率為a=20%+1/2×50%=45%。
(2)若該種群中植物自交,則先計算下一代中AA、aa個體比例:AA=30%+1/4×50%=42.5%,aa=20%+1/4×50%=32.5%(Aa=1/2×50%=25%);再計算基因頻率:A=42.5%+1/2×25%=55%,a=32.5%+1/2×25%=45%。
(3)若種群中植物個體相互交配:則理想情況下,下一代的基因頻率與這一代的相同(符合哈代---溫伯格定律)。即可先算基因頻率:A=30%+1/2×50%=55%,a=20%+1/2×50%=45%,再算AA、aa個體比例:AA=55%×55%=30.25%,aa=45%×45%=20.25%
六.自我展示
1.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種只能生活在人工環(huán)境中
B.生物進化的方向與基因突變的方向一致
C.冬季來臨時植物葉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為了更好地防止凍害
D.受農(nóng)藥處理后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
2.(原創(chuàng)題)果蠅是常用遺傳學研究實驗材料,據(jù)資料顯示,果蠅約有104對基因,F(xiàn)有一黑身和灰身果蠅的野生種群,約有107個個體,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假定該種群中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那么在該種群中每一代出現(xiàn)的基因突變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果蠅殘翅(v)為隱性基因,在該種群中每2500只果蠅中才有一只殘翅果蠅,那么理論上果蠅殘翅基因v的頻率為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果蠅的體色黑身和灰身是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為灰身,bb為黑身。若人為地組成一個群體,其中80%為BB的個體,20%為bb的個體,群體隨機交配,其子代中BB和Bb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人工培育的新物種也可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A項錯誤。生物進化的方向取決于自然選擇的方向,與變異方向無關,B項錯誤。冬季來臨植物葉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因為相關酶因溫度降低活性降低而使可溶性糖不能轉化成其他物質導致,而非防凍害而產(chǎn)生的變異,C項錯誤。受農(nóng)藥處理后種群的抗藥性強的個體存活下來,與不抗藥的個體相比,有更多機會通過繁殖將基因傳遞給后代,D項正確。
2.【答案】(1)2×106 (2) 1/50 (3)64% 32%
【解析】本題以果蠅為背景,涉及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中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等知識內容。
(1)根據(jù)已知條件: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有104對基因,有107個個體,則基因突變數(shù)為10-5×104×2×107=2×106(個)。
(2)考查基因頻率的計算。題中已知隱性類型vv的表現(xiàn)型頻率為1/2500,則隱性基因v的頻率為1/50。
(3)根據(jù)已知條件:80%為BB的個體,20%為bb的個體,可求出B=80%,b=20%,隨機交配后BB的基因型頻率為:80%×80%=64%。Bb的基因型頻率為:2×80%×20%=3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21522.html
相關閱讀:高三生物復習必修二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