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語言表達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教師的思想折射于語言的體現(xiàn),更是地理教學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教師用語言傳達教學信息,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去推敲和琢磨自己的語言表達,不能出現(xiàn)科學性、原則性錯誤。語言質(zhì)量決定著教學質(zhì)量,關系著地理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還會影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fā)展。 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極大,其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如知識的傳達、學生反饋、雙方交流等均要依靠語言來實現(xiàn)。由此可見,語言具有神奇的魔力:深刻的闡述,能讓學生記一輩子;形象的比喻,能讓學生突然“恍然大悟”;恰當?shù)谋頁P,更是能增加學生的信心。那么,怎樣的教學語言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科學規(guī)范的意識 地理具有嚴謹?shù)倪壿嬓、現(xiàn)實性。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師的語言要求比較嚴格,要做到科學、規(guī)范、準確。歸納起來,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嚴格以教材為根本,對地理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進行描述。比如:“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其中“兩側”不能說成“兩極”。再如,太陽直射點有著季節(jié)的移動規(guī)律,以北半球為例,大致為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其中“偏北”或“偏南”不能表述成“北移”或“南移”。 2.特別要重視“模糊”詞語講解。如:和、或;大小、快慢;增加了、增加到等講解,在講解時要對每一字都特別注意,不可含糊。如自然資源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得,并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的物質(zhì)和能量,這里,不可把其中的“和”說為“或”。 3.教學的語言需要和時代同步。如,一些術語、名詞的表達中,要和現(xiàn)有的新教材一致,例如,教材原話:有大氣污染的工廠應布置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這種說法不太科學,因此在新教材中改為“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再如原教材中的“影響工業(yè)布局的因素”,新教材中改為“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 二、精練、簡明意識 課堂教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時間、空間等,這樣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時,要把握好分寸,不能隨意發(fā)揮、天馬行空、東扯西談。在講課時,教師要以話少為原則,要以沉默換來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在教學中要做到語言簡而精、字字實用。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如果一個概念可用一句話描述清楚就不用兩句,對于可有可無之話,則盡量不說,要做到一語激發(fā)興趣、一語道破“天機”。但是,適當?shù)闹貜鸵彩潜匦璧,但如果只是反復一句則會讓學生接受不了。地理概念簡稱要具有科學性。因科學地理概念是簡單、明快且流暢的。如“副熱帶高氣壓帶”不能簡稱為“副高”,雖然兩者有聯(lián)系,但絕非同一概念。地理課堂實踐也證明了使用精練簡明、明快流暢的教學語言,才能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 三、生動形象意識 一般來說,中學生思維正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但對于一些抽象地理概念、規(guī)律的認識只局限在表面現(xiàn)象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語言一定要注意科學規(guī)范,并且也要確保通俗易懂、形象且直觀?赏ㄟ^適當?shù)谋扔鳌⑶‘數(shù)膶Ρ,用學生所熟悉以及典型的文字來對抽象、復雜的事理進行說明,以此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記憶所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如,在教學有關長三角地區(qū)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條件時,可以總結為三要素,即人和、天時與地利,學生理解及記憶起來可以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在講解時,會更加有趣、生動,學生學起來也會有興趣,聽起課來會更認真。 四、風趣幽默意識 幽默的語言、風趣的談吐,總讓人發(fā)笑并增加教學活力,又可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教育家最主要的助手就是幽默。所以教師要學會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以此來優(yōu)化課堂氣氛,開啟學生的智慧大門。例如,我們國家居于世界首位的礦產(chǎn):鎢、銻、稀土、鋅、鈦、釩,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這樣記憶:“五弟吸毒心太煩”。 五、藝術感、節(jié)奏感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中使用的語言不能太過平淡,而是要有起伏、要有激情。課堂教學不能如唱歌一般,但也不可過于單調(diào),這樣會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反感。教師要控制好教學語言的節(jié)奏、語調(diào),努力在教學中做到語言的強弱得當、快慢平穩(wěn),讓教師的講以及學生的聽相適合,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中。事實證明,教學語言如果有豐富的感悟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增加他們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動之以情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 六、贊美表揚意識 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動力,其不可離開言辭的熱情及誠懇。心理因素對于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極為重要,學生很重視教師的評價。在課堂中教師一句無意識的評語,常常有可能會影響學生聽課的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中對學生的隨意性評語改為激發(fā)學生更加積極思維的特意性的評語,以此提升興趣并強化效果。教師語言表達方式、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教師語言情感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準確性、幽默感等等,均要求教師提升語言修養(yǎng),讓學生可以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氛圍中,讓學生心情愉快,讓興趣可以提升,以此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250791.html

相關閱讀: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冊期中復習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