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是體現(xiàn)課程理念、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一種創(chuàng)造過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理念中的三個要素,而物理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與提出是物理新概念課型的核心,以下就物理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與提出分兩個方面談一些看法。
一、物理教學中教師如何啟發(fā)學生問問題
物理教學離不開問,一方面是老師問學生,另一方面是啟發(fā)學生問老師。若兩方面都能問出高質(zhì)量的問題,則老師教好物理,學生學好物理就有了保證。
(1)教師要設計好有目的的問題
教師的問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帶有啟發(fā)的作用。教師的問必須事先思考過,是有目的的問,不能隨便設問,否則問題不是太難就是無味,達不到問的目的,課堂氣氛也不會令人滿意。
提出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家知道有一本科普讀物叫《十萬個為什么》,該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很吸引人,使人很想知道為什么,故受到青少年讀者的喜歡。我們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在大量的素材中引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比如,在講光的干涉現(xiàn)象時,可問學生:為什么浮在河面上的汽油層是彩色的,而一瓶汽油看起來是無色的呢?這個問題能使學生深究其因,引起學習興趣。
課堂提問常用來引入課題。
在講解“曲線運動”一課時,先用帶有小孔且裝滿水的塑料瓶演示水流在空中的運動軌跡,讓學生認識曲線運動。接著向學生提問:你們能舉出其它的物體作曲線運動的實例嗎?學生必定能積極發(fā)言,舉出很多實例,教師總結后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曲線運動到處可見,有必要對其深入研究,從而引入課題。
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學生心想解決的問題,是學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在學習“直流電路”一章討論短路的危害時,首先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演示實驗,我將一根保險絲和一個220伏的燈泡串聯(lián)起來接到電源上,燈泡正常發(fā)光,然后在燈泡一端引出一根導線與另一端相碰,在火花與響聲中保險絲被燒成無幾,學生很吃驚。這時,我就抓住學生急于想搞清的心理狀態(tài),立刻提問: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呢?顯然這一問題用來導入課題是相當精彩的,接下來就是據(jù)全電路歐姆定律進行討論了。
階梯式設問可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階梯設問就是按照思維順序給出一組逐漸深入的問題。當一個問題解決的時候,新的問題也就出現(xiàn)了。如:高中物理課本中,有一道關于噴氣式飛機飛行時動力來源的討論題,大多數(shù)學生錯誤地認為飛機噴出的氣體向后推空氣,空氣就向前推動飛機,飛機才克服空氣阻力往前飛行的。針對上述錯誤,我是這樣設問的:火箭在無空氣處能否飛行?學生答;能。我問:既然沒有空氣也能飛行,那么推力從何來呢?學生思考,沉默。接著我加問:噴氣式飛機與什么物體發(fā)生了互相作用呢?學生答:噴出來的氣!追問:飛機將受什么力作用呢?學生明白了,齊聲回答:噴出來的氣對飛機有推力作用。
(2)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提問題。
若僅僅滿足與老師問,學生答,而不善于教學生學會問,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的思維“惰性化”,不愿意想問題,甚至想不出什么問題。這就意味著學生思維活動處于定勢或迷茫狀態(tài),學生沒有問題時,也就可能存在著大問題,這樣自然極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我還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精神。
那么,究竟怎樣鼓勵啟發(fā)學生提問題呢?
首先,要歡迎學生提問題。有的學生雖然勤于發(fā)問,但不是問不到點子,就是問出一些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樣怪癖而纏雜不清的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態(tài)度要親切,不能不耐煩,更不能譏笑,斥責他們。應該循循善誘,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指出重點、難點、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防止他們產(chǎn)生自卑和膽怯心理,抑制他們的思維活動。教師歡迎學生提問,就能鼓勵學生繼續(xù)提問。
要強化學生提問意識。
常聽有的老師對學生說:“今后用功點,有問題來問”,但要想讓本來似乎沒有什么問題可提的學生提出問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師掌握“激發(fā)”問題的藝術,同時要教育學生懂得知識是通過學和問獲得的。
要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
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定義.概念.原理時,措詞上常用一定、不一定、大多數(shù)、少數(shù)等文字。學生的思維也應集中到這些詞語上,反復推敲,多問幾個為什么。例如點電荷為什么不一定是電量很小的電荷等。另外在知識的聯(lián)系對比中要敢于反問。要采取具體措施逼著學生提問,我認為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適度的逼也是必要的,可在某一堂課上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看書想問題,寫在紙上,交給老師。對學生中共同存在的問題,由老師課上解決。另外也可讓學生設立問題卡片,將平時積累的問題,記錄在卡片上,集中后在方便的時候請教老師。
作為一個老師,當學生來問你問題的時候,一般情況下總是耐心回答,使學生滿意而歸。但我總是最后要問他(她)一個問題,“你原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只有學生的回答令我滿意,我才會讓學生離開,否則學生可能并沒有弄清問題。
二、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探究性問題
(1)從問題的性質(zhì)可以將探究性學習分為知識探究型、準學術研究型和創(chuàng)新研究型。
知識探究型,學生在學習某一方面知識時,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學習,獲得學習體驗,甚至形成學習報告。這種探究式學習,即能有效地獨立解決“是什么” “為什么?”的知識探究型問題,是發(fā)展基礎性學習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它改變傳統(tǒng)的把課本上的現(xiàn)成結論交給學生,然后讓學生經(jīng)過做題、實驗驗證書本結論的做法,而是指導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所謂準學術研究型,是指學生在課內(nèi)或課外學習中對某一內(nèi)容發(fā)生濃厚興趣,從而確定專題教師給予指點,花上數(shù)周、數(shù)月甚至年余時間研究探索,寫出“再發(fā)現(xiàn)”式論文。這些論文對學術界并無太大價值,甚至有些論點學術界早有定論,但對學生來說卻是經(jīng)過獨立探究獲得的全新的“再發(fā)現(xiàn)”的知識,這種準學術研究型問題,是發(fā)展拓展性學習能力最為有效的手段。
創(chuàng)新研究型在探究性問題中,屬于最高層次,它能有效解決“怎樣做得更好”的問題,是發(fā)展研究性學習能力最為有效的手段。
(2)那么到底怎樣設計探究性問題呢?
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的探究性問題,一般是知識探究型,一要量力而行,二要符合教學實際。一般來說,高中物理課本中能設計成探究性案例的很多,比如:力的合成與分解、自由落體運動、曲線運動、單擺、歐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等。
在課外活動中,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可以是知識探究型、準學術研究型和創(chuàng)新研究型。中學階段的探究性學習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研究,它不承擔科學研究的任務,高中教育仍屬于為學生一生奠基的基礎教育。
“探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手段,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fā)點,強調(diào)的是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對社會的直接感受,讓學生了解知識不限于教科書,要求學生能從各種渠道去尋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能對各種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提煉,并從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能熟練使用信息工具和各種相關軟件,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嘗試與他人交往與合作,尊重和欣賞別人的勞動,培養(yǎng)工作責任心和計劃性。與外在顯現(xiàn)的研究結果相比,探究性學習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悟,學生在能力和素質(zhì)方面的提高是更重要的東西。所以題目宜小不宜大,初學者最好是一題一議,題目縮小,論據(jù)材料容易收集,要選那些常被大人們忽視而又有重要意義的事物來進行探索研究,比如:在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是如何升高的?在建筑工地上地面的混凝土是如何送上幾十米高的樓層進行澆制的?不同的氣泡在不同的液體中上升速率的研究等等。
無錫市第一中學 倪 亞 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294763.html
相關閱讀: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