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大全(241-260)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41、理想土壤成分的體積分數礦物質(45)、有機質(5)、水分(20-30)和空氣(20-30)。



  242、土壤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是人類從事農業(yè)生產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24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導作用改造成土母質(有機質的積累、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



  244、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的影響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245、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整體性(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246、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常綠硬葉林)、溫帶、寒帶。



  247、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沿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熱量為基礎)。



  248、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從沿海向內陸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水分為基礎)。



  249、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從山麓到山頂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水熱狀況)。



  250、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①開發(fā)自然資源②生產與消費產品③排放廢棄物④改造陸地環(huán)境。



  251、陸地自然資源的分類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



  252、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和規(guī)律①總量有限②潛力無限③分布的規(guī)律性④組成的整體性。



  253、能源資源的分類常規(guī)能源、新能源(太陽能、地熱能、核能)



  254、陸地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255、能源資源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巨大作用①柴草時代②煤炭時代③石油時代④新能源時代256地震的構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線。



  257、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258、地震震級的大小三級以下為微震、五級以上為破壞性地震。每增一級能量增大30倍。



  259、火山的分類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60、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23705.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知識點: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