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客家第一鎮(zhèn)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西部客家第一鎮(zhèn) 由地理網(wǎng)資料整理

  西部客家第一鎮(zhèn)——洛帶 洛帶古鎮(zhèn)位于四川龍泉鎮(zhèn)北10公里,坐落在龍泉山脈中段的三峨山麓。三國蜀漢時建鎮(zhèn),傳說因蜀漢后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zhèn)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全鎮(zhèn)客家人占91%,故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zhèn)之稱。洛帶古鎮(zhèn)建成區(qū)面積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為晚清與民國風格。鎮(zhèn)內現(xiàn)存名勝有建筑精美而又獨具特色的幾大會館(廣東會館、湖廣會館、江西會館,川北會館),洛帶公園,以及鳳儀館、博物館、基督教堂等古建筑。 洛帶古鎮(zhèn)保存著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鎮(zhèn)及周圍的鄉(xiāng)民多為廣東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間能感受到濃郁的客家傳統(tǒng)。

  廣東會館位于洛帶古鎮(zhèn)的上街,始建于清朝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整個會館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由山門、前中后三庭和左右?guī)繕嫵,由于保存完好,廣東會館已被有關人士認定為是國內現(xiàn)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宏大的會館之一。會館中堂懸掛著一幅古香古色的對聯(lián),上書"叭葉子煙品西蜀土味,擺客家話溫中原古音",顯出一種文化上的源遠流長。這里常常舉行一些客家民俗活動,如"吃客家菜,穿客家衣,睡花板床"等。

  江西會館位于洛帶鎮(zhèn)中街,又叫萬壽宮,進門處可見一塊萬壽宮的牌坊,對面是一個大戲臺,中間是個大院壩,前中后三殿,里面還有個非常獨特小戲臺和廂房。是江西贛南移民在乾隆年間集資修建的,會館的布局小巧玲瓏,有曲徑通幽的意境,雕梁畫棟的回廊、屏風、戲臺等建筑讓人嘆為觀止。

  古鎮(zhèn)上還有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古建筑群,另外古鎮(zhèn)上1000多米長的老街上還保留著大量客家古民居,屋頂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蓋,結構多為單進四合院式,正中為堂屋,屋脊上通常有"中花"和"鰲尖"等裝飾。  當?shù)乜图胰说膫鹘y(tǒng)關心習俗是"火龍節(jié)",據(jù)說其舞龍燒龍的傳統(tǒng)源自江西籍劉姓客家人,定居洛帶之后,將這一傳統(tǒng)引入了洛帶及周邊地區(qū),至今劉姓家族仍聚居在洛帶鎮(zhèn)寶勝村,以扎龍舞龍為業(yè),最后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舞龍程式:接龍、祭祖、迎龍歸巢、殺雞出龍、舞龍點睛等 。另外還有鳳儀館、博物館、基督教堂等古建筑可資游玩欣賞。

  交通:洛帶古鎮(zhèn)距離成都市區(qū)約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洛帶的進出主要以公路為主?稍诔啥际袃瘸81路、58路等車到達五桂橋汽車站,那里有直達洛帶的汽車,每幾分鐘就有一班。自駕車從成都至洛帶僅半個多小時。五桂橋至洛帶,可當天往返。

  食:客家菜多成系列,最著名為九斗碗,釀豆腐,鹽?雞等,F(xiàn)洛帶境內的供銷社飯店的油燙鵝、新民飯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樓的水酥、面片湯等特色菜已成為洛帶客家餐飲的特色菜,遠近聞名。尢其是夏季,人工無法栽培的野山菌(當?shù)厝朔Q“雞腿菇”)出山之際,慕名前往嘗鮮的食客更是絡驛不絕。

  看點:洛帶古鎮(zhèn)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和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眾多的民間傳說、歷史遺跡、客家會館。古鎮(zhèn)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風儀巷、槐樹巷、江西會館、柴市巷、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為代表,現(xiàn)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風格。此外,鎮(zhèn)內還有藥王廟、基督教堂、煙霞洞、紅豆林、玉帶湖等多處古跡勝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339276.html

相關閱讀:遭遇暴雨災害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