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提帕薩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提帕薩,位于阿爾及利亞的卜利達省,距首都阿爾及爾70千米。提帕薩城坐落在阿爾及爾以西70千米處的地中海沿岸,原來是排尼基人對外擴張的基地,公元1世紀—2世紀,被拉丁人和羅馬人征服,后來成為古摩爾塔尼亞王國的港口。公元430年汪達爾人入侵,公元11世紀阿拉伯人來這里定居。古城中現(xiàn)在還有腓尼基時期、羅馬時期、拜占廷時期的多處建筑遺跡。
提帕薩古城的一部分至今還埋在地下,已發(fā)掘出的古跡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陵墓區(qū),坐落在城墻外,這里有專供殯葬禮儀使用的著名的圣薩爾薩教堂。另一部分是名勝古跡很集中的考古區(qū)。古城博物館地處這兩部分之間,靠近港口,收藏有從羅馬遺址中發(fā)掘出來的雕像、器皿、工藝品等文物。
圣薩爾薩山從公元2世紀起就成為西方基督徒的墓地,后來發(fā)展成規(guī)模龐大的陵園。圣薩爾薩教堂坐落在山頂上,主堂后面有一座拱頂大殿,兩旁各有一座側殿。側殿頂上有兩個圣壇,登壇樓梯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露天劇場是考古區(qū)最著名的古跡。劇場東西走向,最長軸線為80米,呈橢圓形。建在長方形的地基上。門廊環(huán)繞的廣場兩端,矗立著兩座“無名廟”,至今都無法知道它們是為誰建的。司法大堂被兩排圓柱隔成三個跨間,大堂的旁邊有一座長50米、寬25米的廣場。廣場石鋪地面至今保存完好。
地理網有最全面的地理知識,歡迎大家尋找更多對您有幫助的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99567.html
相關閱讀:全面了解太陽系-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