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高中的地理學習中,我們所涉及的面非常廣,但我們在學習和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各部分知識進行聯系,這樣地理知識就不會顯得那么雜亂無章。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中地理常識積累:冰雹》,我們一起從這部分知識點開始進行思考。
形成冰霍主要有兩個條件,我們知道,冰雹多來自對流強烈的積雨云中。冰雹和雷暴都是對流性天氣,都發(fā)生在積雨云中,但是形成冰雹的條件要比雷暴條件高。冰雹的直徑一般在5?50毫米范圍內,大的可達到幾厘米到幾十厘米,所以冰雹形成一要有厚實的云層,氣象上叫深厚的層結不穩(wěn)定。一般來說,發(fā)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都可以有冰雹,但要使冰雹降落到地面,需要云中的雹大到一定的體積。產生雷暴的積雨云中,上升氣流速度一般需要10米/秒左右,而形成降雹的云中上升氣流速度,一般要在20米/秒以上,雹粒愈大,所需上升氣流愈強。這種上升氣流是不均勻的,時強時弱,使雹粒在碰撞中迅速增大,當上升氣流托不住時,雹塊便降到地面。二要有適宜的0℃層高度。積雨云中在0℃層以下由水滴組成,0℃層以上至零下16℃層以下是過冷水滴和冰晶的混合體,再向上則以雪花、冰晶為主。從我國降雹的特點來看,冰雹災害多發(fā)生在4?7月冷暖空氣活動頻繁的時期,大多出現在午后到傍晚,持續(xù)時間短,一般在幾分鐘到半個小時。降雹區(qū)多呈帶狀,俗語說“雹打一條線”,其寬度一般只有1?2千米。從發(fā)生冰雹的次數看,山地多于平原,內陸多于沿海,中緯多于高緯和低緯。我國的雹區(qū)主要在云、貴、甘、寧、陜等地。
冰雹的結構是很神奇的。它具有層層疊疊的夾層,在解剖冰雹的時候,首先可以看到一個不透明的核心,外面由透明與不透明的冰層交替包圍著,所以冰雹遠遠看去一片白,并不像冰塊那樣透明。這說明冰雹是在0℃層上下反復升降,在“融化一結凍一再融化一再結凍”的反復過程中,不斷增大的。因為積雨云中溫度0℃高度以下是水滴,以上為過冷水滴與冰晶、雪花,當過冷水滴隨上升氣流上升時與冰晶或雪花凍結,形成冰雹的核心。由于凍結的時間非常短,凍結速度又很快,所以,形成的雹核里混有空氣,組織比較疏松,形成不透明的白色冰層,凍結得愈快,凍結成的冰層愈白,愈不透明。雹核形成以后因為重量較大,或者上升氣流減弱,就會下降,當降到0℃高度以下后,氣溫較高,使雹核表面部分的冰融化成水,同時在下降過程中也會與一些雨滴相碰,又有一些水粘在外面。當外面包著水的雹核又遇到強的上升氣流,再一次被帶到0℃層以上。這時雹核外面的水又凍成冰,這時是逐漸凍結的,所以成為透明的冰層。當冰雹再遇到過冷水滴,在其上凝結并與冰晶、雪花相碰時則又形成不透明的冰層,冰雹體積加大,又下降,如此往復多次,就可能 形成很大的冰雹。有人從資料得出,當0攝氏度層的高度位于最大上升速度層200?300米處時,最有利于冰雹的增大,0℃層過高過低都不利于冰雹的發(fā)展,即使降雹,危害也不嚴重。
在世界上,冰雹帶來了哪些奇觀
世界上冰雹最多的地方是肯尼亞的克里省和南蒂地區(qū),那里一年365天中有130天左右下冰雹。1928年7月6日,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博達,下了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冰雹,冰雹堆積有3?1 6米高,其中最大的一個冰雹周長431.8毫米,重680克,是當時世界上最重的冰雹塊。1968年3月,在印度比哈爾邦降下的冰雹中,有一塊重1000克,一頭小牛被當場砸死,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嚴重的冰雹災害,十分罕見。1894年5月11日下午,在美國的博文納一帶下了一場大冰雹。人們發(fā)現其中有一塊冰雹直徑竟然長達15.2? 20.3厘米。仔細觀察后發(fā)現,冰雹里居然有一只烏龜,外面才是層厚冰。原來在博文納那天正刮著旋風,這只不幸的烏龜被旋風卷上天空,直上云霄,在云海里被當做核,被冰晶層層包裹,等到超過上升氣流的承托力時,才墜落到了地面。
點擊查看:更多高中地理常識分享
有時一場冰雹過后,人們會發(fā)現一些特大的冰雹,有的重幾十千克,足有面盆大,有的竟有汽車那么大。如1957年中國內蒙古伊克昭盟金霍洛旋下了一場冰雹,人們在山谷中發(fā)現了一塊像一輛吉普車那么大的巨雹。更令人驚奇的是,1973年6月13日,在中國甘肅華池縣山莊橋發(fā)現的一塊巨雹比房屋還高。上升空氣是托不住一個重10千克的巨雹的,所以巨雹來自天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茖W家只能對巨雹之謎進行推測。他們認為,在降雹過程中,冰雹云后部受到干冷空氣的侵襲,結果降落到地面的雨滴仍保持著冷卻性,隨風飄下的雨滴聚集在某一冷的物體側面上,邊凍結,邊增厚,形成有棱的巨雹。因此,它的原料來自于天上,成品卻是在地面上加工形成的。這種推測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也只是推測。
上述內容就是《高中地理常識積累:冰雹》,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后,我們的知識儲備會更及完善,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地理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927245.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情感教育研究